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

1.睡虎地秦简中有一个案例:“某里士五(伍)甲告曰:甲亲子同里士五(伍)丙不孝,谒杀,敢告。即令令史己往执。”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法律遵循轻罪重罚原则 B.连坐制度影响深远

C.国家法治渗透伦理观念 D.开启礼法结合先例

2.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其中中华法系建立的标志是

A.《二年律令》 B.《唐律疏议》 C.《大唐开元礼》 D.《大清律例》

3.下表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的记述(部分)。由下表可知《秦律》(???)

序号

记述

(13)

夫盗千钱,妻所匿三百,可(何)以论妻?妻智(知)夫盗而匿之,当以三百论为盗;不智(知),为收(收藏)。

(15)

削(夜间)盗,藏(赃)直(值)百一十,其妻、子智(知),与食肉,当同罪。

(16)

削(夜间)盗,减(赃)直(值)百五十,告(告诉)甲,甲与其妻、子智(知),共食肉,甲妻、子与甲同罪。

A.体现定罪量刑 B.蕴含民本思想 C.保障等级秩序 D.强调儒家伦理

4.对于礼法关系,《唐律疏议》解释道:““以刑止刑,以杀止杀。'刑罚不可驰于国,答捶不得废于家……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尤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疏议形成了完整的法典体系 B.德礼和刑罚具有同等的地位

C.社会秩序利于君主权威确立 D.礼法都是维持社会秩序手段

5.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6.《晋律》确立了准五服制罪的制度,即九族以内的亲属之间的相互侵害行为,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这一规定体现了

A.律令儒家化的特点 B.礼法融合的开始 C.法律与教化的冲突 D.宗法观念的淡化

7.夏、商两朝,“天命”“天罚”思想盛行于世;西周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口号和“明德慎罚”的思想;春秋战国“非杨即墨”;从秦朝法家学说大行其道,到汉朝中期“引经入狱”。这一变化历程从本质上反映了

A.古代社会形态缓慢演进 B.古代法制思想的流变

C.神权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D.德治具有久远的传统

8.从史籍和出土的《云梦秦简》可以看出,秦朝初期法律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制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官吏行事“致以律,“良吏”“恶吏”各予赏罚。但秦初的法律中保留了奴隶制的残余和继承了奴隶制的刑罚,以及实行连坐族诛。这说明秦朝初期

A.法律制度实现不断完善 B.法制建设作用的两重性

C.中央集权统治得以强化 D.法律损坏了百姓的利益

9.1385年,明太祖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亲自写定刑典,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大诰》与《大明律》相比,其量刑大为加重,扩大了酷刑的使用范围,《大诰》的颁布

A.体恤民意健全了法律体系 B.“乱世重典”维护了法律公正

C.整顿吏治杜绝了贪腐滋生 D.“以诰破律”折射了人治理念

10.《大明律》增设“奸党”条,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凡诸衙门官吏及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这些法律条文反映了明代(???)

A.皇权专制的空前强化 B.皇权与臣权矛盾激化

C.吏治腐败的不可逆转 D.政治集团无生存土壤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律》将统治者认为最严重的罪名,集中置于律首,称“重罪十条”。这些罪名包括反逆、反叛、降敌等罪过,也包括不敬、不孝、不义等行为。这一规定

A.反映了法家赏罚分明、以法治国的思想 B.体现了中华法系入礼于刑的立法特点

C.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最终完成 D.首创了律例合编的国家法典编纂体例

12.讼师,指古代中国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的人。《唐律·斗讼》规定:“诸为人作辞蝶,加增其状,不如所告者,笞五十。”宋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衙门每结案之前,几乎必先办讼师。由此可见,讼师

A.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民间侠士 B.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司法从业者

C.是政府部门专职司法的官吏 D.是崇尚外儒内法的科举落魄者

13.《秦律》规定:同一家庭中的适龄男子不能同时征发兵役。县啬夫、尉及士吏征发戍役时,如果违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