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书戴嵩画牛

伯牙鼓琴

教学目标:

1.读准“弦”“若”“哉”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注意“善”“巍巍”“汤汤”“曰”等逻辑重音,感受故事中人物前后情感的巨大变化。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初步了解古文特点,学会诵读古文,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了解伯牙、子期因为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5.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6.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朗读的停顿,感悟课文前后截然不同的情感.

2.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感悟课文前半部分得到知音的兴奋心情和后半部分失去知音的悲痛欲绝。

2.通过诵读了解伯牙、子期共同的爱好,感悟艺术的魅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学生静静聆听后,教师提问所播放的曲子是哪首古曲?顺势导入课文。

二、初解“知音”。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好语气词“哉乎”“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4.读懂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在小组里说说课文大意。课堂检测,相机解决关键字词:方、志、绝、复、足。

三、研读“知音”。

1.教师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2.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研读。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伯牙的琴声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4.教师小结:伯牙在琴声里表达的所感所想,钟子期都能迅速地听懂并大加赞叹,这仅仅是一般的朋友吗?不,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四、深悟“知音”。

1.围绕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深悟“知音”:

①联系上下文想象:钟子期死后,伯牙会回到怎样的音乐生活中?

②联系上下文思考:“破”“绝”“终身不复”这些词语表现了伯牙怎样的心情?

教师小结:

美妙的琴声无人欣赏,痛苦煎熬着伯牙,最后他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既反映了音乐的艺术魅力,又体现了古人的高尚情操。

五、回味“知音”。

1.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着它!阅读P104拓展资料,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

2.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创作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

六、课堂小结。

高山流水,琴台知音,这则发生在一位音乐家和一位樵夫之间的故事,浪漫而诗意。我们无须去验证这则传说的正确性,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心灵与情怀。让我们带着对这对知音的崇高敬意,全班再次齐读文章,再次感受那份令我们感动的相知。

书戴嵩画牛

教学目标:

1.会写“轴、曝”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4.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5.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古文的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和已掌握的文言基础,读懂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第22课《书戴嵩画牛》。(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上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师板书:书写、记录。)“戴嵩”是谁?(学生介绍。)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指名回答。)

二、检查预习,破题入文

1.学生背诵课文,落实读音和节奏

2.讨论标题的停顿与意思:书——题写,此处的“牛”是一幅画,因此可以加书名号,那么标题就可以加标点为:书戴嵩画《牛》。但不能在“书”后面加逗号,因为“书”不能独立出来,它必须和后面的名词结构在一起而构成完整的意思。

3.简介“题跋”这种文体——指题写在书本、图画、碑帖上的文字。一般写在前头的叫“题”,写在后边的叫“跋”,现在一般统称为“题跋”。这种文字通常篇幅短小,可以是诗词,也可以是短文,一般要做到“言简义丰”。

4.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疏通文句,字字落实

1.学生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翻译文章,准备用对句的游戏形式巩固和检验

2.用对句游戏逐句

文档评论(0)

180****32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