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温暖亲情》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温暖亲情》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46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温暖亲情》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

考点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情色彩和声音语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是全篇感情的统一。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无论节奏怎么变化,都应该以“感情基调”为底色。

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注意文章的标题和开头:标题往往能反映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倾向;开头部分通常会奠定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作者常通过特定的词汇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注意这些词句的色彩和语气,如“温暖”“冰冷”“喜悦”“悲伤”等。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详略安排:文章的结构和详略安排也能反映作者的情感态度。详细描写某个场景可能意味着作者对这个场景有深厚的情感。

留意文章的结尾:结尾部分往往是对全文情感的总结或升华,通过结尾,可以进一步确认文章的感情基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文章标题

分析关键词句

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窗口,重点关注抒情、议论的语句。

借助描写的人、事、物来体会

通过分析文章中对人物、事件或物体的描写,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分析文章背景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写作时期的社会背景等,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关注作者的态度转折:

作者在文章中可能会通过使用转折词或表达由原因到结果的逻辑,反映出其观点和思想的转折,这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考点2分析文章标题

标题含义

标题含义,指标题的内涵、意蕴。标题含义既有表层的,也有深层的。

表层含义指的是文章中的具体事物、环境或情节。

深层含义则是指这一事物、环境、情节中所包含的情感、象征义或言外之意。

(2)标题作用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营造)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概括或暗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贯穿全文的线索。

交代写作对象,点明主人公或线索人物。

点明或暗示、凸显文章主题。

寄托……的情感等。

标题好处

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运用问句,强调内容,引人思考。

引用古诗词或歌词,富有文学色彩(增添文化韵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富有诗意,营造美好氛围。

标题生动形象、新颖别致,或者富有哲理、发人深省。

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主题阅读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习惯于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日子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日子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不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能不能换成“度”?为什么?

(2)第四自然段的写景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以上两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

(4)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把“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

文档评论(0)

Jing55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