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立案庭解读《登记立案司法解释》②: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法律规制.doc

最高法立案庭解读《登记立案司法解释》②: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法律规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高法立案庭解读《登记立案司法解释》②: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法律规制

高法观点梳理归纳最高法裁判尺度、倾向意见;选摘推荐大法官主流观点、权威著述。

本期导读:近年来,虚假诉讼、恶意诉讼、违法缠诉现象频发,侵害了他人权益,干扰了法院秩序,也削弱了司法权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对干扰立案秩序、虚假诉讼的,应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也为人民法院依法维护登记立案秩序提供了依据。本文从虚假诉讼行为的界定、构成要件、表现形式、防范方式、法律规制等几个方面逐一解说,并辅以相关案例,供读者参阅。最高法观点

观点一:关于虚假诉讼行为的界定《规定》第十六条中的虚假诉讼所指广义的虚假诉讼行为,行为方式不仅包括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还包括当事人单方采取虚构法律关系、捏造事实、伪造、毁灭证据等手段提起诉讼以及冒用他人名义提起诉讼等。虚假诉讼行为的本质在于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提起诉讼所依据的基础性法律关系或者法律事实的虚假性,无论是采取双方串通还是单方虚构、捏造等手段,并不影响虚假诉讼行为的成立。因提起此类诉讼并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善意,而是出于损害案外第三人、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者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恶意,从此意义上讲,也属恶意诉讼。虚假诉讼行为严重扰乱司法秩序,浪费司法资源,损害司法权威,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当依法予以制裁。因此,《规定》要求人民法院在登记立案过程中,发现存在虚假诉讼的,要依法采取制裁措施。观点二:虚假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及表现形式虚假诉讼行为的基本构成要件如下:在行为主体上,为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或者当事人一方单方实施;在表现形式上,由当事人虚构、捏造不存在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或者掩盖、隐瞒真实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而提起诉讼;从主观上看,行为人存在故意,也可以称之为恶意;在行为目的上,行为人意图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损害第三方利益,具体可能是为了骗取财产、逃避责任或义务,或者是通过诉讼打击陷害他人或为规避行政管理和限制的规定,通过诉讼取得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资质资格等。

虚假诉讼行为的具体情形如下:(1)原告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不符合常理,证据与主张的事实之间明显不存在关联性或关联程度不高,存在伪造嫌疑;(2)当事人之间往往存在特殊关系,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双方是亲属、朋友、关联企业等比较亲近或熟悉的关系或者竞争对手等关系,前者一般表现为双方恶意串通,后者一般表现为单方虚构、捏造事实;(3)案件多涉及财产关系,主要以借款、欠款纠纷,房屋权属纠纷及离婚中的财产分割为主要案由;(4)当事人双方在诉讼过程中往往配合默契,抗辩程度非常低;(5)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案件事实内容掌握有限,陈述不清;(6)当事人力主简化程序,充分利用调解制度和证据自认规则,选择简易和速裁程序或者调解结案;在诉讼过程中,对明显对自己不利的事实或裁判不提出异议、反诉或上诉;(7)伪造代理手续,提供虚假材料;(8)双方当事人在诉讼、执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即达成调解、和解协议;(9)诉讼中没有提交任何证据材料,只通过当庭自认方式实现恶意调解;(10)双方当事人提前拟好调解、和解协议,如法院不予确认,原告即申请撤诉。观点三:在登记立案阶段对虚假诉讼行为的防范立案是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第一环节,也是防范虚假诉讼行为的第一道关口。(1)加强对立案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责任意识和对虚假诉讼行为辨识能力。特别对于一些涉及虚假诉讼行为多发的案件领域,在办理登记立案时,应当通过观察当事人或代理人言行举止、审查登记立案材料来做初步判断,对诉讼主体资格、委托代理手续若有疑问要重点审查、询问,认真核对。

(2)建立登记立案宣传警示制度。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民事诉讼法关于对虚假诉讼行为处理的宣传警示材料,进行虚假诉讼风险提示,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在登记立案程序中口头和书面告知当事人进行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警示、威慑意图进行虚假诉讼的当事人。

(3)从登记立案程序上严格审查诉讼主体资格,防范虚假诉讼行为。对于原告特别授权行为,要求原告或特别授权代理人签署诉讼正当性承诺书或诚信诉讼承诺书;当事人或特别授权代理人签署案件关联信息披露承诺书等。

(4)强化对当事人请求诉前调解案件的审查。实施登记立案制后,进一步降低了法院的立案门槛,案件进入诉讼更加容易,对于当事人双方均要求调解或者双方委托代理人代为调解的案件,要引起高度注意。对案件全面仔细审核,防止当事人利用调解规避对证据的审查,进行恶意调解。

(5)实行涉嫌虚假诉讼案件信息报告制度。登记立案过程中发现有虚假诉讼嫌疑的,要在登记立案系统中予以标注,以提醒案件审判、执行部门注意。观点四: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法律规制

(1)司法强制措施

文档评论(0)

189****09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