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年).docx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年).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了四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分别是曹操的《观沧海》、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些诗歌不仅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学流派的精华,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基础,但对于诗歌的深层意蕴和艺术手法理解尚浅。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教学中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朗读、讨论、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通过学习,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言运用

1.掌握四首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提高古诗词的诵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能够初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思维能力

1.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1.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古诗词,培养其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四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难点

1.深入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2.理解并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诗歌朗诵音频、诗歌背景图片、相关视频资料等)、黑板、粉笔、学生课本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几幅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代诗歌的意境。

2.简述古代诗歌的魅力,引出今天将要学习的四首经典诗歌。

1.观看图片,感受自然之美。

2.聆听教师介绍,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学习《观沧海》

1.朗读全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解释诗中关键词汇,如“沧海”、“日月之行”等。

3.分析曹操的壮志豪情,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

1.跟随教师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认真听讲,记录关键词汇的解释。

3.小组讨论,分享对曹操壮志豪情的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解释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观沧海》的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次北固山下》

1.介绍王湾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等,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3.讲解诗歌中的哲理思考,如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1.聆听教师介绍,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

2.自主找出诗中的意象,并尝试分析其象征意义。

3.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哲理思考的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意象分析和哲理探讨,使学生感受《次北固山下》的诗意美,培养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简述王昌龄的生平及与李白的关系。

2.朗读并解释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李白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如从得知友人被贬的震惊到寄情明月的安慰。

1.聆听教师简述,了解背景知识。

2.跟随教师朗读,理解诗歌内容。

3.小组讨论,分享对李白情感变化的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背景介绍、内容解释和情感分析,使学生深刻体会《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友情与慰藉,培养情感共鸣能力。

学习《天净沙·秋思》

1.播放一段带有秋日氛围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意境。

2.提问:“同学们,你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是愉快还是悲伤?”

3.引出主题:“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秋天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思乡之情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看看他是如何描绘秋天的愁绪的。”

4.介绍马致远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5.简要说明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6.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枯藤”、“老树”、“昏鸦”等,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意象所营造的凄凉氛围。

7.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游子的思乡之情。

8.讲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

1.聆听音乐,感受秋天的氛围。

2.回答老师的提问,分享自己的感受。

3.跟随老师的引导,进入新课学习。

4.认真聆听老师的介绍,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5.初步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6.认真聆听老师的分析,感受诗歌中的意象和氛围。

7.思考并讨论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