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方法》教学大纲.docx

《创新思维与方法》教学大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思维与方法》教学大纲

适用范围:202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创新基础必修课

学分:1学分

学时:16学时(理论16学时)

先修课程:现代创新教育

后续课程:学科基础创新课程、专业创新课程等

适用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开课单位: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一、课程说明

《创新思维与方法》是各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创新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传授TRIZ创新方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创新研究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运用基础创新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创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TRIZ创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流程,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问,并合理地选择相关创新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2:能正确运用技术系统进化S曲线、40个发明原理、物理矛盾及技术矛盾的解决原理、TRIZ创新思维与方法、因果链分析等知识分析创新需求,了解创新方法的应用,能够选择合适的创新理论,并能够进行创新设计或创新改进。

课程目标3: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研思维,树立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大胆幻想,科学论证”的创新思维;提高其责任担当意识,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更好的服务社会、建设国家贡献力量。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目标对各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1。

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撑

强度

2.问题分析

2.1能够运用创新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课程目标1:掌握TRIZ创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流程,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提问,并合理地选择相关创新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2:能正确运用技术系统进化S曲线、40个发明原理、物理矛盾及技术矛盾的解决原理、TRIZ创新思维与方法、因果链分析等知识分析创新需求,了解创新方法的应用,能够选择合适的创新理论,并能够进行创新设计或创新改进。

课程目标3: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研思维,树立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大胆幻想,科学论证”的创新思维;提高其责任担当意识,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更好的服务社会、建设国家贡献力量。

H

注:表中“H(高)、M(中)、L(弱)”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2。

表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

理论

学时

对应的

课程目标

1.导论

1.1课程简介

1.2创新需要方法吗

1.3创新方法的演化

教学要求:了解创新方法的定义、作用;

掌握创新方法的演化;明确三个阶段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创新方法的三个阶段——尝试法、试错法和现代创新方法。

难点:现代创新方法。

2

1、2、3

2.TRIZ法概述

2.1TRIZ法产生与发展

2.2发明专利等级划分

2.3技术系统进化S曲线

2.4TRIZ体系结构

教学要求:了解TRIZ法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发明专利等级划分的五个等级及每个等级的特点;了解技术系统S曲线的作用及其在不同阶段的特点。熟悉TRIZ法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专利查询的基本知识,以及我国在专利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提高民族自豪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重点:发明专利等级划分,技术系统进化S曲线。

难点:技术系统进化S曲线。

2

1、2、3

3.40个发明原理

3.1发明原理1-10

3.2发明原理11-20

3.3发明原理21-30

3.4发明原理31-40

教学要求:了解40个发明原理;理解各发明原理的主要内容;掌握各发明原理的使用技巧;能够根据需求,运用发明原理解决实际发明创新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重点:发明原理的主要内容及应用。

难点:发明原理的主要内容及应用。

2

1、2、3

4.技术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4.1什么是矛盾

4.2什么是技术矛盾

4.3通用工程参数

4.4矛盾矩阵

4.5运用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解决技术矛盾的步骤

教学要求:了解矛盾的分类,技术矛盾的概念;掌握如何定义技术矛盾;熟悉39个通用工程参数的解释;能够看懂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熟练掌握技术矛盾的解决原理;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创新问题。树立遇到问题,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科研精神。

重点:技术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难点:通用工程参数,矛盾矩阵,技术矛盾及其解决步骤。

2

1、2、3

5.物理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5.1什么是物理矛盾

5.2物理矛盾的解决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物

文档评论(0)

力行足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用心做人,用心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