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传承的探索与创新——以成都糖画和金钱板为例.pdfVIP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传承的探索与创新——以成都糖画和金钱板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群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传承的探索与创新——以成

都糖画和金钱板为例

王悦蘅

【摘要】成都糖画、金钱板是四川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现代“互联网

+”手段集聚小社群,进行创新性商业化开发,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成都糖画、金钱

板技艺传承面临的现实困境,同时也为类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名称】《中国商论》

【年(卷),期】2018(000)035

【总页数】3页(P164-166)

【关键词】成都糖画金钱板商业模式文化产业

【作者】王悦蘅

【作者单位】[1]成都外国语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

文明传承。在现代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各种挑战而日

渐式微的形势下,深入思考,利用“互联网+”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创

新性商业化开发,或许是探索保护与传承优秀非遗项目的重要现实途径。本文试图

以成都糖画和金钱板为例,开展广泛的调查、走访和研究,并创办“艺萃荟”微信

公众号,为“互联网+”社群时代“非遗”商业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

视角和有益的探索。

1成都糖画与金钱板发展现状

成都糖画广泛流传于四川、重庆等地,制作时,手工艺人将熬制好的液态糖料通过

汤勺纯手工造型浇铸作画,待糖料冷却凝固,一副精美的糖画便制作完成(《成都

糖画》锦江区糖画协会编印,内部资料)。2008年,成都糖画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

2008.6)。金钱板发源于300多年前,表演形式以半说半唱、似说似唱为主,是一

种吟诵性极强的板诵类民间说唱艺术。表演者手持长约一尺、宽约一寸的三块楠竹

板进行表演,其中两块嵌有铜钱或其它金属片,表演时竹板互击发出金属声音,故

称“金钱板”(《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四川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四川卷编辑委员

会,中国ISBN中信出版,1994.5)。2011年,“金钱板”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

厅,2016.7)。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包括成都糖画和

金钱板在内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如市场萎缩、传承人匮乏、

当代人不了解等。基于一定数量的问卷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非物质文化遗产阵地萎缩

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金钱板过去表演场所主要集中在市井茶馆(蒋守文《四川曲

艺史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12),成都糖画则大多通过手工艺人在商业集市和

闹市街区挑担摆摊“沿街贩卖式”营销。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精细化要求,

提供表演演艺的市井茶馆当前仅存于旅游街区,定期商业集市在大中城市已基本消

亡,“沿街贩卖式”营销仅允许在部分旅游街区临散性经营,成都糖画和金钱板营

销场所已急剧减少。据实地走访了解,2013年以来,成都糖画只在宽窄巷子、锦

里、浣花溪、人民公园等特色街区和公园摆摊售卖,成都糖画摊位由12个减少到

现在的3个。金钱板表演则偶尔以单个节目的形式出现在文艺演出中,成都各大

茶馆,甚至是提供表演演艺的商业茶馆都已难觅踪迹,提供金钱板表演的演艺场所

则由过去的6个减少到现在的1个,如图1表示。

图1糖画与金钱板场地变化数据来源:研究组的调查数据,下同。

1.2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众流失

图2糖画消费情况

图3金钱板观看情况

数字时代,人们的精神产品消费方式剧增,精神产品种类琳琅满目,这本身就对

糖画、金钱板等传统的文化项目造成了毁灭性冲击,掠走了相当份额的受众群体,

尤其是年青一代受众。再加上市场经济的杠杆倾斜,成都糖画和金钱板的消费市场

迅速变窄,愿意购买和收听的人群较过去有了明显下降。由于创作题材单一和创新

元素缺乏,愿意在成都糖画和金钱板方面投入消费的人群日益减少。通过对30名

消费者的访谈了解,分别仅有9%和7%的消费者在1年内购买过成都糖画产品和

观看过金钱板表演,有近六成消费者有超过3年以上时间未购买过任何糖画产品,

有近五成消费者有超过5年以上时间未观看、收听过金钱板表演。因此,非物质

文化遗产项目大都掉入了日渐消亡的困境,形成了“无人了解——没人传承”的

恶性循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在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图2,图3所示。

1.3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迭代乏力

非物

文档评论(0)

182****4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