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等奖 .pdfVIP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等奖 .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

于事。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

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

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黄山奇石》

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

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

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宝岛台湾,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葡萄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各地风情的

向往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5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38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理解相关词

语的意思,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5.仿写句子,提升写话的能力。

6.词语积累,并能够运用。

7.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5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38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理解相关词

语的意思,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难点

1.词语积累,并能够运用。

2.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课时安排

8.《古诗二首》2课时

9.《黄山奇石》2课时

10.《日月潭》2课时

11.《葡萄沟》2课时

《语文园地四》3课时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

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

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

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

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

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

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

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

你怎么记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

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

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

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背过。)

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

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

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52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