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述评.docx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

《求索》1992年第1期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发展述评

丛明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起始发展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起始于英国经济学家哈奇森(TerenceW.Hutchison)于1938年发表的《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假定》一书。该书为反对传统经济学的演绎主义方法论,特别是反对本世纪30年代盛行的各种“先验论”方法,首次将科学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引进到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之中。

20世纪20~30年代间在科学哲学界兴起的“维也纳学派”主张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语言的分析,从科学中清除一切没有意义的论断,为有意义的科学论断提供一个理想的逻辑结构。因此,科学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意义问题。而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此命题是否表达经验内容,即是否被经验证实或证伪。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毫无意义。科学就是由经验事实逻辑系统化的命题系统组成,它包括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命题: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综合命题就是表述经验事实的命题,它能以经验事实判别其真伪;分析命题是关于逻辑句法方面的命题,它在本质上都是同义反复,没有告诉人们任何新的经验内容,仅凭逻辑规则就能判别其真伪。

哈奇森根据逻辑实证主义的这种命题划

分标准,也将经济学的所有命题划分为纯理论的分析命题(简称纯理论命题)和应用理论的综合命题(简称应用理论命题)。他指出:“一个有意义的命题,或者确信能为经验观察所证实,或者不能为经验观察所证实。如果命题不能为经验观察所证实,也就不能够被证伪。如果命题是真实的,则禁止任何可想象事情的发生(除发生词语说法的矛盾外)。具有经验内容的命题,如果是真的,就排除、限制或禁止一些事情发生(如‘这张桌子是木制的’,如果是真的,就禁止或排除‘这张桌子是铁制的’,等等)。……这样,根据我们提出的所有具有科学意义的命题,或者确信能为经验观察所证实,或不能证实,但不存在兼容这两种情况的命题。”①总之,纯理论命题缺乏任何经验内容,既不能为经验所证实,也不能为经验所证伪;而应用理论命题则具有经验内容,是能为经验所证实或证伪的。但哈奇森强调经济学的重要命题应限于应用理论命题。

哈奇森以是否具有经验内容、并能为经验所证实或证伪的标准作为准则,批判地分析了传统经济学中几乎所有主要的和基本的命题,如假设方法、“其它条件不变”的假设、经济学规律、预期、均衡、理性行为、心理学方法、内省、效用等。认为这些命题都属于纯理论命题,缺乏任何经验内容,因而无法用经验检验其真伪。因此,在这些命题基础上构造的经济学体系,失去了任何现实的意义。

20

二奈特一哈奇森之争

哈奇森一书发表后,首次遇到激烈反对的是信奉“维塞尔——米塞斯罗宾斯先验论方法”的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rantrH.Knight)。他于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了题为《经济学的“真理是什么”》的商榷文章。

奈特认为,在经济学方法论讨论中,首先要明确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之利益和动机的主题,构成了现实世界中与自然科学知识完全不同的知识领域,经济学的基本事实是不言自明的,勿需用事实去证明或检验。为此,奈特引述了哈奇森为批判需要曾引述过的维塞尔的一段话:“我们能够观察自然现象是仅仅从外部进行,但观察我们自己则是从内部进行。这种内心观察的应用就是心理学方法。这种方法能使我们发现在所有最重要的经济事实中的共同经济经验,发现确定的事实是在我们具有的感觉必然性的意识中发生。”奈特指出,维塞尔的这种“内心观察”,就是用精神、用思维的相互关联的特征来解释。显然,关于人的经济行为的命题,是不可能为经验观察所证实的。因为一个行为的结束,多少是同对它的观察之结果不同的。经济行为包括一个“意向”(intention)或“意向结果”(in-tendedresult),它是不会符合那种经验“观察”之结果的。构成经济学“基本假定”基础的经济行为的发现;是通过我们的“直觉”(intu-itive)而不是通过外部观察。

奈特的商榷,着重强调了作为研究人的经济行为规律性的经济学之特殊性,认为这种经济学基本命题的建立,必须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直觉的或内省的方法来进行,而不是通过外部的经验观察的方法来进行。但哈奇森恰恰是在批判这种经济学的前提下,对这种经济学已完成的命题进行分类、并检验之。故哈奇森在1941年《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的反驳奈特的文章中,首次强调他的方法论著作不是为了区分任何不同的知识类型或

文档评论(0)

138****86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