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编制说明
1目的意义
(1)编制本规程可以规范检测过程,与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相协调
目前,国内涉及阻尼器产品检测的主要标准仅有《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12、《桥梁用黏滞流体阻尼器》JT/T926-2014、《斜拉索外置式黏滞阻尼器》JT/T1038-2016及某些地方标准如上海市的《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DG/TJ08-2326-2020。现行相关标准在对消能阻尼器产品的性能进行检测时,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国家标准《建筑消能减震装置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分别正在制定和修订中。上述必威体育精装版修订内容将在本规程中得到展现,从而更好地为省内消能阻尼器的检测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2)编制本规程为减隔震工程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021年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标志着国内减隔震技术行业在国家政策层面正式由鼓励性向强制性转变,消能减震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开始进行紧急局部修订,消能减震阻尼器作为建筑抗震工程的重要产品,也应进行相应修订来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的大环境下,消能减震产品需求量增加,国内的生产厂家也日益增多,但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性能差异明显。标准作为技术行业发展和推广的排头兵,只有标准制定的科学、完善、合理,才能引导整个行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3)编制本规程为土木工程工程监管提供依据,规范市场
建立型式检验、出厂检验、抽样检验相协调的检验机制,规范产品生产、产品出厂、抽样检验、产品维护、产品检修等各个环节,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最大限度保障产品质量和抗震工程质量。
2任务来源
根据苏市监标[2023]24号文“关于印发《2023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申报指南》的通知”要求,由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江苏省地方标准《消能阻尼器检测技术规程》。
3编制过程
2023年10月,由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南大学等单
位共同成立本规程编制组,通过制定《规程编制工作方案》、《规程编制工作计划》、《规程编制大纲》,由规程编制组成员分别按有关的章节起草编制,至2024年8月形成本规程初稿。期间编制组多次对本标准初稿进行集中评审和修改,20XX年X月定稿后按进度计划提交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
本《规程》征求意见稿已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由江苏省建设标准站同时通过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江苏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网站公开征求意见。编制组根据反馈意见完成《消能阻尼器检测技术规程》送审稿。
4主要内容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检测基本要求
6速度相关型消能器
6.1黏滞消能器和黏滞阻尼墙
6.2黏弹性消能器
7位移相关型消能器
7.1屈曲约束支撑
7.2金属屈服型消能器
7.3摩擦消能器
8调谐质量消能器
8.1外观和尺寸
8.2材料
8.3力学性能
8.4耐久性
9复合型消能器
10检验规则及判定
10.1检验分类
10.2原材料检验
10.3型式检验
10.4出厂检验
10.5见证检验
10.6检验项目
附录A消能阻尼器模型参数
A.1位移型消能器滞回曲线及本构方程
A.2速度型消能器滞回曲线及本构方程
附录B服役期消能阻尼器的检查内容和维护方法附录C建议标准化产品规格及性能参数
5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DG/T08-2326-2020《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XX
《建筑消能减震装置通用技术要求》GB/TXXXX-20XX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2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
分歧1:现行标准中针对阻尼器疲劳性能的检测方法中的加载圈数要求差异较大,分别为不少于10次、30次,部分省份地方标准甚至将要求提高到了60次。60次的疲劳循环次数对于黏弹性阻尼器、金属阻尼器都是较难实现的,其中黏弹性材料经过60次循环加载后温度升高,很难满足15%的要求;而金属阻尼器焊缝处较难经受60圈的反复加载,部分地方标准对阻尼器性能要求过高,导致部分合格产品难以市场化。
处理过程和依据:依据《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XX,最终确定疲劳试验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