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西方文论的三种形态和两次转型
梁工
内容提要:西方文论发展和嬗变的历史上交织着纷繁复杂的文学观念和理论学说,粗略划
分,可分出三个主要阶段,依次是从古典时代到16世纪、从17世纪到19世纪,以及20世
纪。这三个阶段各有其主导性的文论形态,分别是本体论文论、认识论文论和语言学文论。
从本体论文论过渡到认识论文论,以及从认识论文论过渡到语言学文论,构成西方文论形态
的两次重大转型。
关键词:西方文论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转型
作者简介:梁工,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圣经文
学、比较文学。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多元文论与圣经批评的关系研究”(编
号07BZW004)的阶段性成果。
Title:ThreePatternsandTwoTransformsofWesternLiteraryTheory
Abstract:Therearecomplicatedliteraryideasandtheoriesinthedeveloping
andchanginghistoryofwestemliterarytheory.Generallyspeaking,theycanbe
dividedintothreestagessuccessively:classicaltimestothe16thcentury,the
17tht019thcentury,andthe20thcentury.Thethreestageshavetheirdominant
literarytheorieswhichareseparatelyconcemedwithontology,epistemology,and
linguistics.Twogreattransformsinthehistoryofwesternliterarytheoryare
thechangefromontologytoepistemology,andthechangefromepiste-mologyto
linguistics.
Keywords:westemliterarytheoryontologyepistemologylinguisticstransform
Athor:LiangGongisprofessoratInstituteofComparativeLiteratureand
ComparativeCulture,HenanUni-vercity.HisresearchareaisBibleliterature
andcomparativeliterature.Email:hdlianggong@263.net.
一、本体论文论
西方文论发端于古希腊,以古希腊哲学为根基。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关于“是”或“存在”
(being)的学说,即所谓本体论(Ontology)学说。从米利都学派的泰勒士(约前624-
前547)起,一系列希腊哲学家分别以“水”、“气”、“火”、“土”、“数”、“逻各
斯”等为万物的始基,巴门尼德更首倡“存在论”,认为运动变化着的现实世界属于“非存
在”,是虚假的,只有那唯一不动的“存在”才是真实的。柏拉图的理式论(亦译理念论)
主张理式是普遍性的一般存在,个别事物由于分有了理式而实现其自身的感性存在,这种见
解对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做出显著发展。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沿着柏拉图的思路继续追寻感性存
在的一般原因和根据,另一方面又批判柏拉图对一般与特殊的割裂,认为一般存在不可能与
感性存在相分离,而依存于感性存在之中。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建立起普遍与特殊相统一
的文艺观,肯定了文艺的真实性,确立起最初的艺术典型说和艺术形式的有机整体论。嗣
后,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的文学理论各有特色,但均未超出本体论的总体格局。
古罗马末期的普罗提诺提出“流溢说”,认为世间万物均由“太一”流溢而出,人生的目的
就是回归与太一或上帝契合无间的状态,实现永恒的真善美。这种理论与柏拉图的理式论如
出一辙,成为中世纪神学本体论的先声。古代末期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说得
更清楚:上帝是“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仁、至义、至德,无往而不在”;他是
“一切美物之美”,即美的本体,那美不能直接观照,却非虚幻。神学本体论在中世纪哲学
中居主导位置,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存在指以上帝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