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4节 地球板块的缓慢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4节 地球板块的缓慢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地球板块的缓慢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

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

2.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某些地形的形成原因。

(二)科学思维

1.通过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树立基于证据和逻辑形成科学理论的意识。

(三)探究实践

1.通过地形轮廓拼图活动,培养观察、分析、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板块运动的类别及带来的地貌变化结果。

(四)态度责任

1.通过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知道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体会技术对科学的贡献。

2.认识到科学结论的得出,是不断完善、修正和改进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大陆漂移学说的猜想和验证,能建立多样证据的意识。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

教学难点:

能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某些变化的地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观看喜马拉雅发现鱼化石的视频)

【导入】

一万年前,青藏高原曾是一片汪洋。说明其所在地发生了海陆的变迁。这是偶然现象吗?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一起走入关于“海陆变迁”的科学史。

通过新闻报道,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发学生探究欲。

二、初识假说

【建立猜想】

18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海陆的位置是不变的。但到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一次观察中,有了不同发现。这是世界地图的底图,仔细观察一下南美洲和非洲的地形轮廓,发现了什么?

播放:两个大洲地形轮廓图的拼接视频。

据现象猜测:南美洲和非洲,曾经可能是连在一起的。

【思考与交流】

仅凭轮廓相接能否证明这一猜想的正确性呢?

出示两张轮廓吻合但内容不同的纸片,提问:它们原来连在一起吗?

达成共识:并非连在一起。要证实两大洲曾经相连,仅凭轮廓相接说服力还不够,需要寻找更多证据。

【搜集证据】

出示魏格纳搜集到的证据:

1.生物证据:大西洋两岸都有同种的鸵鸟和海牛,而这两种动物既不会飞也不会游泳。

2.地质证据:南美洲和非洲的岩石、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3.气候证据:南极洲发现了巨大的煤层,在南非、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发现了冰川沉积。

4.化石证据:舌羊齿是一种适宜在温而偏凉的气候中生存的古老植物。但其化石却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中,这些大陆现有的气候都不适合舌羊齿的生存。

这些资料对原有猜测是支持还是反对呢?根据这些信息,又有怎样大胆的猜测?

根据证据进一步猜测:原先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慢慢分开。

【建立假说】

出示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3亿年前,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泛大陆”,之后经过分裂,缓慢地移动,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引出假说定义:利用经验和已知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界事物产生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称为科学假说。

通过看图猜测、动手实践、证据的再探究学习大陆漂移说,使学生体会科学家思维过程,认识到假说对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性,明白一个结论的确立,必须有大量证据支持才有说服力,同时感悟魏格纳不畏艰难、持续探索的精神。

三、继承完善

【过渡】

由于魏格纳始终无法科学地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因此当时的科学界并不接受他的假说。魏格纳逝世后,大陆漂移假说也一度被人遗忘。直至近半个世纪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磁学的研究成果支持了陆地断裂分离的观点,随着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发现海底也有巨大的山脉。

【新的发现】

在洋中脊的中央发现有中央裂痕,且越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老(小资料: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幔中存在不断运动的高温熔岩物质,熔岩物质冷却后,可能会凝固成岩石类物质)。为什么?

【推测解释】

结合信息,对洋中脊的成因和岩石年龄分布规律作出推测、解释。

【史实印证】

美国地质学家赫斯等人提出“海底扩张学说”:大洋中形成了地壳裂缝,来自地幔的热的熔岩物质在那里不断上涌,涌出后的岩浆冷却凝固后逐渐演变成新生的洋壳,把原先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导致越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老。随着大洋地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推开,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也会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模拟实验】

观看“岩浆推开洋壳较老岩石”的模拟实验。

【辩证认识】

大陆漂移学说无法解释陆地移动的原因和它们怎样移动,而海底扩张学说在这方面进行了完善和修正。海底扩张学说也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如地中海的面积并没有扩张,而是在不断缩小。还需要继续探索!

由科学技术史入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