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docxVIP

专题3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30课内重点文言文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考点:文学常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考点:课后注释

(1)[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2)[环]围。

(3)[池]护城河。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5)[兵]兵器。

(6)[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7)[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8)[委]放弃。

(9)[去]离开。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1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1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13)[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14)[至]极点。

(15)[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16)[畔]同“叛”,背叛。

(1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18)[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考点:重点译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答案】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答案】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答案】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答案】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案】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答案】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答案】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8)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答案】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9)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考点:课后习题

一、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答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二、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

【答案】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主张:仁政。

补充: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anbds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