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pdfVIP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咏柳》是北宋散文家、诗人曾巩创作。是继盛唐时期

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

一定区别。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

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作品原文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①得东风势便狂②。

解把③飞花④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品注解

①倚:仗恃,依靠。

②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

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作品译文一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不要只看

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作品译文二

纷乱的枝条还没有变成嫩黄色,便凭借着东风疏狂恣意地生长。

只懂得将它的飞花漫天飞舞,蒙蔽日月,却不知道这凛凛的天地间还

有清寒冷冽的霜的存在。

作品鉴赏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

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

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

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

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

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

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宋仁宗

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生于1019

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

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

献卓越。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第二篇:曾巩咏柳原文赏析

曾巩咏柳原文赏析

《咏柳》是北宋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

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

理的曾巩咏柳原文赏析,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咏柳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赏析

《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

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

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

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

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

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

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

“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

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

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

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

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

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

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

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第三篇:咏柳曾巩赏析

咏柳曾巩赏析

《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

曾巩。下面我们来看看咏柳曾巩赏析,欢迎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7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