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说课稿(精选10篇) .pdf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与千克》说课稿(精选10篇)

《克与千克》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

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

“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

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

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

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

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

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

是对克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

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

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

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

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

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

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

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

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

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二是

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

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背一背”这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

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

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

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

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对

“三件视觉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评一评、称一

称,还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流感受,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

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

息反馈和检验。

第二步:认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

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

马上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

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强烈刺激,使学生在脑

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

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练

习的目的除了巩固新知外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

一种深化。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试教时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1粒

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

克,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发现这样设计给学生的铺垫太

厚,没有思维度。后来把这一环节改为“由1粒扣子的质量直接到思

考1000粒扣子有多重?”这样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

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设计了教

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

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

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针对物品

重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让气球载满物体顺利升空。

第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新知和过去的学习经验相结合,

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扩充训练容量,既培养

文档评论(0)

153****26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