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赏析——穷形尽相拟物移情遗貌取神明志寓理(人教版高三必修.pdfVIP

咏物诗赏析——穷形尽相拟物移情遗貌取神明志寓理(人教版高三必修.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物诗赏析——穷形尽相拟物移情遗貌取神明

志寓理(人教版高三必修)

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咏物诗是诗歌丰富多样

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

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咏物诗的特点是“不粘不

脱”。即要写出较好的咏物篇章,就要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

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

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

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最早的咏物诗可追溯到《诗经》。如《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

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的“伊人”就是作者

感于心、形于外的物象,只不过还非完整意义上的咏物。又如

《硕鼠》诗中“硕鼠”这一典型形象,是指“蚕食于民,不修

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的君王,这依然非严格意义上的咏

物。

屈原的《九章·橘颂》才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的咏

物诗。

第1页共9页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温宜修,垮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屈原对橘树的生活所在(南国)、花叶(绿叶白花,缤纷

可爱)、形状(纷披,丰茂)、果实(圆而多汁)、色泽(青

黄相杂)等外在生态作了细致传神的刻画,并融入自己的深厚

感情,借以表达纯洁忠贞的人格,这是诗人的自信与自励。

《橘颂》也因此标志着中国古代咏物诗的正式诞生。只可惜秦

汉时期是“诗思消歇,诗人寂寥的时代”(郑振铎语),留存

下来的诗作极其有限,而咏物诗更是少得可怜。班婕妤的《怨

歌行》算是难得的咏物佳作: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

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

中,恩情中道绝。

第2页共9页

《玉台新咏》有序云:“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

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可见此诗不仅描绘了宫

中女子的愁苦悲凉,而且道出了当时普通女子的普遍命运。

唐代之前又以建安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咏物诗写得好。

如曹植的《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

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

天,来下谢少年。)寄寓的是眼见朋友遇难而无力救援的痛苦

无奈之情。又如刘祯的《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

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凄怆,终岁常端正。岂

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松柏之姿恰是人之独立不倚之质的

写照。

南北朝时期以王融的《咏幔》、虞炎的《咏帘》、柳恽的

《咏席》、萧绎的《咏风》、谢朓的《咏席》等诗作为代表,

数量增多,题材广泛,创作中更偏重刻画工细、摹写入微,俨

然成为时代风尚。但也反映出立意雷同、缺乏个性的明显缺

陷。

咏物诗发展到有唐一代,才蔚为大观。仅《全唐诗》已存

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

3556首)。光白居易和李商隐就各有100多首咏物诗。而成

就最高的当属杜甫。这里就不赘述,当专章论析。

第3页共9页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

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

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是其特征。

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

析。

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

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

妙)。古人激赏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

昏”,就是因为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

文档评论(0)

166****93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