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真题12篇) .pdfVIP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真题12篇)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2篇)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

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

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篇1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

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

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

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

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

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

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

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

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

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

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

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

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

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

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

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

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

(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

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

“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

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

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

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

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

“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

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还布

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

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

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

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篇2

前几年曾经教过这部分内容,当时也是头一次教所以没有经验只

是就教材讲知识,所以学生时常会出现:人的体重300千克,一个鸡

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话。而今再一次的拿起教材,

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才能恰到好处。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要与之经常打交道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课前安排调查活动:到超市里找一找物品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

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并注意观察商家用

什么来称量物体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

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

一周后,课中汇报:在生活中你都认识了哪些重量单位?你知道

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你见过哪几种秤?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所调查的物

体的重量,那你能不能说出和它重量差不多的物体?小组互相看一看、

说一说、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在交流汇报中去经历、去体验、

去感受,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

于生活,在拓展思维的同时也增加了数学本身的无穷魅力。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篇3

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

文档评论(0)

151****62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