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同城│2016深圳中医馆调研报告(上)
本文一万余字,非专业人士慎入。现代以“中医馆”正式命名的中医
机构最早诞生在深圳,从2005年和顺堂在福田香榭里花园开出深圳第一
家中医馆,至今已整整11年。深圳第一家中医馆——和顺堂香榭里店深
圳中医馆、中医坐堂医诊所从试点到法律准入,从“破冰”到全面铺开,
取得了丰硕成果,正在成为中医医疗服务机构的中坚力量。深圳中医人开
行业风气之先,也尝尽突破藩篱之苦。一边是伴随行业利好的“中医热”,
资本扎堆入场;一边是医馆服务同质化严重,赢利模式单一,以及此起彼
伏的名医争夺战……不断出现的医馆转让与收购,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
正处转型阵痛期。2016年,中医同城以行业探路者的心态,陆续走访调研
了深圳130多家各类型民营中医机构,深入一线探索行业症结与破解之道。
本次调研东至龙东维明生,西至福永润德丰,南至蛇口德仁,北至公明修
远堂,涵盖全市中医馆(和顺堂只走访了5家旗舰店)、部分中医门诊部
和中医诊所。此次调研前后历时近一年之久,统计数据均来自于笔者收集
的第一手资料,不求完美,但求真实。近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中医药的政
策频出利好,在中国,能屡屡被国家领导人为之站台的领域并不多,“中
医热”连年升温。深圳地处南粤,虽是移民城市,但民间中医氛围依然浓
厚。在深圳,几乎每个城中村的药店都有中药出售。三年前笔者刚入行时,
深圳的中医讲座经常爆满,现在已经泛滥,别说市区级图书馆和各大中医
机构,连社区居委会都在搞养生讲座。简而言之,深圳中医的大环境可谓
“欣欣向荣”。一、“中医热”的背后分析一个产业,必须理清其历史背景
1.公立中医院火了若问公立中医院每年最忙是什么时候?一定是三伏贴时
期。近年随着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觉醒,中医养生热逐渐旺盛,尤其是各大
卫视火爆的养生节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每年三伏天,各大中医院人
满为患,患者在中医院很难享受医生贴药的服务,大多是护士和实习生操
作。多年的政策红利最先体现在公立中医院上,“名中医”一号难求。2.
“名医”火了深圳由政府评定的“深圳市名中医”一共才33名(部分与
省名中医重复),“深圳市优秀中医”34人。深圳的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走在
全国前列,这些体制内专家给民营中医市场的发展注入极大活力。名医在
哪里出诊,患者就跟到哪里,深圳可怜的几十位名中医显得“僧多粥少”。
这类稀有的名医是各家医馆极力争夺的宝贵资源,甚至有医馆成立了专门
的销售部门,专门开发“名中医”。专家在民营医馆“客座”的行情水涨
船高,中医年薪百万早已不是新闻,据说,深圳少数热门专家的身价已达
年薪200万。这一波中医馆热只肥了名医群体,专家年薪从去年100万到
今年200万,医馆却步履维艰。这种畸形现象像极了明星之于电影公司。
3.“中医养生”火了前不久国家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的黄晖主任提出
一个命题:为什么中医馆干不过足疗馆?养生是中医传承千年的特色,但
市场长期被养生保健机构所垄断,反而正规的中医机构不占主流。家富富
侨、华夏良子等一线养生机构将很快IPO上市,目前全国还没有达到如此
规模的连锁医馆。正规的足疗推拿对中医市场扩容是好事,但更多的养生
机构借中医概念包装自己。比如前面提到的“三伏贴”,不但中医院和医
馆在开展,甚至多数养生馆、美容院都在开展。休闲中心更甚,医馆主要
在白天营业,即使有晚班,最晚也不过22:00点,休闲按摩的时间刚好
相反,晚上才是主场,通宵营业,消费群体和目的性完全不同。各类“伪
养生”的泛滥对中医市场的声誉造成很大伤害。4.配套产业火了与西医产
业链相比,中医的产业链小得多,关联最大的就是中药。以前一直被视为
“简便廉验”的中医如今越来越贵,今天许多病种看中医与看西医很难说
哪个花费更高。中医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消费。随着道地中药材资源减少,
药材整体涨幅很大。10年前阿胶100元一斤,至今涨了四五十倍。阿胶是
临床常用中药,但真正使其需求倍增的原因是养生市场的崛起,前些年开
始热炒的固元膏、阿胶补血,近年火爆的冬季膏方进补,都离不开其主要
原料的阿胶。每年膏方季,不但使阿胶身价倍增,其经常配伍的龟甲胶、
鹿角胶都奇货可居。前些天朋友找了三家药房才买到龟甲胶。动物药本身
就贵,扩大产能没那么快。许多药食两用的药材,但凡在养生领域火爆起
来都涨的厉害,三七、参类、虫草……事出反常必有妖,火爆品种少不了
资本的炒作,养生市场的繁荣并不能说明中医强盛了,反而一定程度上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