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常考知识点.docxVIP

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常考知识点.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常考知识点

1、学前游戏的认知分类有哪些?答:立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以儿童认知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认知特征在游戏中的不同表现,对游戏类型进行划分即是游戏的认知分类。皮亚杰的游戏理论是按着儿童认知发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首创者。认为学前儿童游戏可划分为四种: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1)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感知运动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是两岁前,即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进行的游戏。如婴儿反复地拍击盆子里的水,或摇晃哗嘟棒,或绕着房间四周跑,或对悬挂着的玩具表现出兴趣,一会儿拉拉,一会儿丢开,体验着感觉运动过程中的快感,反复练习新获得的运动机能。(2)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这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它带有“好像”和“假装”的特点。例如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马骑等,把自己假装成另一个人,例如当医生或布娃娃的妈妈等,即完成一个所谓象征的过程。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3)结构性游戏。这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建筑物体的游戏。例如搭积木、插积塑、泥工、折纸、用雪堆雪人、用沙筑碉堡等。(4)规则游戏。这是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往往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如下棋、打牌、拔河等。规则游戏是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包含着“义务观念”,参加者必须意识到游戏至少有两个人一起玩。这是一种在相互交往中以规则为目标的社会性的游戏。技巧:学前游戏的认知分类可以通过一首打油诗来记忆:感觉运动为最早,象征典型频率高,结构建构不可少,规则游戏真奇妙。2、学前游戏的社会性分类有哪些?答:美国学者帕登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岁)的游戏行为按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为六种:(1)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儿童无所事事或独自发呆,不参加游戏。主要花费时间于自发行为,无休止的随机活动。(2)袖手旁观的行为。儿童在近处观察同伴的活动,听他们谈话或向游戏的参加者提出问题和建议,甚至明确地观察某几组儿童,耳闻目睹所发生的一切,但没有主动地加入游戏。(3)单独的游戏。具有专心的、独立地操作玩具的特点,且使用的玩具与其他儿童的不同。很少注意或关心他人的接近或他人的游戏。(4)平行的游戏。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相类同的活动。相互的交往时有发生。儿童相互在旁边玩彼此和谐相处,他们主要仍是在独自游戏,在活动中没有合作行为。(5)联合游戏。和同伴一起做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也没有建立起集体的共同目标。虽同处于一个集体之内,且时常发生许多借还玩具行为,但每一个儿童仍然是以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为中心。(6)合作游戏。以集体的共同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技巧:学前游戏的社会性分类可以通过实例串联关键词来记忆:王静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无所用心),发现小丽一个人在玩橡皮泥(单独),于是走过去看着她玩(袖手旁观),学会后自己也开始玩了(平行),后来小丽提议捏泥人比赛看谁更像(联合),两个人都分别找了汪朋友做帮手(合作)。3、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类有哪些?答:美国心理学家比勒按着儿童在游戏中身心体验形式的不同,把游戏分为机能游戏、想象游戏、接受游戏、制作游戏四种。机能游戏。针对婴幼儿好动、好奇、爱音乐等特点,以刺激婴幼儿各种感官、机能发展为主的游戏形式。这种游戏多出现在婴儿期和幼儿前期。皮亚杰把这种游戏称为感觉运动游戏。想象游戏。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以再现模仿成人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的游戏。这种游戏又叫角色游戏或象征性游戏。接受游戏。又称鉴赏游戏,是儿童作为受众(观众、听众等)以理解为主的游戏。制作游戏。利用积木、泥团、插塑、纸、沙等物品为制作材料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结构游戏。技巧: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类可以通过实例串联关键词来记忆:开发一款新产品时,首先想象产品的新机能是否补客户接受,如果可以就尝试制作了。4、按着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冲突阶段及各阶段的游戏主题的不同来进行的游戏分类有哪些?答: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格中本我与超我的不平衡与平衡的冲突。现代分析学派游戏理论代表人之一莉莉·佩勒提供了四组游戏主题:第一组游戏:儿童关心他们自己的身体,感到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或表现人们期待的行为。游戏使儿童有能力幻想并控制行动。第二组游戏: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关系以及因她而产生的焦虑转化而来的。

文档评论(0)

十分心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