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仓储与配送实务 教案 4.1 项目一 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的定位与认知 ,任务一: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与认知 .docx

智慧仓储与配送实务 教案 4.1 项目一 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的定位与认知 ,任务一: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与认知 .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慧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设计

项目一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的定位与认知

★教材导读

课程名称

《智慧仓储与配送实务》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服务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依据其未来从业的职业活动对专业性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而开设的课程。

★教案设计

项目课题

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的定位与认知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

·了解智能仓储发展的现状

能力目标

·能够形成对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的基础认知

·能够掌握智能仓储常用设备的名称及基本功用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形成了对仓配一体化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认知,本项目则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现代仓配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的认知,进而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仓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教学方法

将普通的讲授课设计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组织教学。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上小组讨论、班级汇报、反思总结等方法,掌握常用的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

项目重点

本项目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的基本认知,了解我国当下仓配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同时,增加学生对智能仓储设备的认知程度,为之后进行相关项目实训,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媒体

教材及配套的课件、教案、微课,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情境导入

【教师】结合“任务引入”谈一谈:

1.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有哪些新的认知?

2.对现代仓配企业的管理有哪些新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授新知

?任务一: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与认知

【教师】通过任务引入,引导学生自由畅谈对仓配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的认识。

【学生】自由交流并回答问题

一、现代仓配企业管理基础认知

(一)仓配企业管理的概念

(二)仓配企业管理的主要因素

二、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的特征

(一)仓配企业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二)仓配企业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三)仓配企业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四)仓配企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五)仓配企业管理者的现代化

三、现代仓配企业管理的定位

(一)系统化

(二)网络化

(三)信息化

(四)专业化

(五)准时性

(六)柔性化

?任务二:智能仓储发展现状认知

【教师】通过任务引入,引导积极交流。

1.对我国的智能仓储业发展有哪些了解?

2.我国智能仓储业得以实现质的跃升主要依靠什么?

3.创新对我国仓储业发展的主要推进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自由交流并回答问题。

一、智能仓储

(一)智能仓储的概念

(二)智能仓储的组件构成

1.RFID技术

2.物联网传感器

3.人工智能软件

(三)智能仓储与传统仓储的区别(从空间利用率、货品存储量、存储形式等六个维度展现二者的主要区别)

(四)智能仓储发展的意义

1.提高企业生产力

2.提高仓储效率

3.实时跟踪货品周转状态

二、智能仓储发展的历史

(一)人工仓储

(二)机械化仓储

(三)自动化仓储

(四)智能化仓储

三、国内智能仓储发展的现状

(一)政策引导物流企业提升运营能力

(二)行业规范要求逐步提高,整体进行智能化升级

(三)智能化市场价值凸显,迎来普及化热潮

四、智能仓储未来发展态势

(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环境优化

(二)推进智能物流设备的广泛应用

(三)与信息数据的融合度不断加深

(四)建立指标体系与标准化体系

问题解决

【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有尚未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出疑问

【教师】【学生】共同探讨解决

整体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本项目的知识脉络

【学生】简要复述本项目的知识框架

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