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学家摩尔根将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称为由“蒙昧时代”进入到“野蛮时代”,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贫富分化出现 B.用火烹饪食物

C.原始农业产生 D.族居文明诞生

【答案】C

【解析】

原始农业的产生使得人类逐渐走向定居生活,由“蒙昧时代”进入到“野蛮时代”,C项正确;贫富分化的出现是建立在农业发展出现的之上的,因此其不构成进步性,排除A项;使用火在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排除B项;族居文明诞生是建立在原始农业基础之上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

记述

出处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注:抚慰)其民。

《史记·吴王濞列传》

逮文、景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吴王濞有豫章铜山,招致天下亡命者以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而国用饶足。

《资治通鉴·汉纪》

根据上表的历史记述,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汉初

A.诸侯国为经济恢复作出贡献

B.各诸侯国为谋反而积蓄实力

C.全国各地人口可以自由流动

D.煮盐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是指汉初王国、侯国的诸侯、列侯都对本国的老百姓采取优抚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招致天下亡命,安置流亡人户,使人民积极从事生产,以发展王国经济。文、景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指文景期间安抚流民,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指的是汉朝地方王侯经济发展;吴王濞有豫章铜山,招致天下亡命者以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而国用饶足是指吴王刘濞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吴王濞就这样通过种种优待国民的办法,调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因而促进了吴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可得出诸侯国为经济恢复作出贡献,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了汉朝时期地方王侯为了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无法得出各诸侯国为谋反而积蓄实力,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地方王侯经济发展富足的状态,没有涉及全国人口自由流动的问题,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招致天下亡命者以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而国用饶足”指的是吴王刘濞通过种种优待国民的办法,调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煮盐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问题,故D选项错误。

3.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

C.民族交融加强 D.社会分工扩大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据图可知,北方内迁的游牧民族从事农耕活动,以农耕为主的汉族也从事放牧活动,这体现了民族交融加强,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加强,没有体现经济重心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的恢复,排除AB项;游牧民族从事农耕,农耕民族从事游牧活动,只能说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交融加强,而不是社会分工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

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图中所示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A.西晋、唐朝 B.东汉、隋朝

C.西晋、隋朝 D.北朝、唐朝

【答案】C

【解析】

魏蜀吴三国鼎立,故①蜀,三国归晋,故②为西晋,北周灭北齐,后来北周大将杨坚称帝,改国号为隋,隋朝灭陈朝,统一全国,③为隋朝,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

5.唐代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这是唐朝统治者奉行遵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政策的结果。三教合一有利于推动

A.宋明理学产生 B.佛教一枝独秀

C.道教成为主流 D.三教差异消失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唐朝统治者奉行遵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政策”并结合所学“程朱理学是融合了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可知,三教合一推动了宋明理学产生,A项正确;B、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C项;三教差异消失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

6.唐太宗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完善,其主要依据是:

A.科举考试中增设了明经科

B.设立了道一级的监察区

C.三省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牵制相互

D.“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答案】C

【解析】

唐太宗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既有分工协作又有相互牵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完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主要依据是实行三省六部制而非增设了明经科和设立道一级的监察区,所以选项A、B均不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