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类文阅读训练 五年级语文语文上册 统编版 .docx

第四单元类文阅读训练 五年级语文语文上册 统编版 .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四单元类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单元要素常考题型训练考前必练必会知识点)

对比篇目

要素训练重点

《古诗三首》

﹝课文第12课﹞

结合和注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爱国之情。

《书愤》

【课内阅读】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资料链接】陆游一生极力主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由于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投降,不图振作,致使他生命垂危之际,还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公元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

1.解释下列词语。

(1)王师:(2)乃翁:

2.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填空。诗人的遗憾是“”;

诗人的遗嘱是“,”。(用原诗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情怀。

下列诗句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诗人明明知道人死后“万事空”,却还念念不忘“九州同”的原因是()。

A.诗人是封建时代的人,认为死后还能知道人间的事。

B.诗人想给儿子留下遗言,让儿子带领南宋朝廷的军队北上。

C.诗人一生都牵挂着国家统一,至死都盼望着可以收复故土。

D.诗人认为自己没能建功立业,心中非常不甘。

【类文阅读】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①夜雪瓜洲②渡,铁马③秋风大散关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②瓜洲:在今江苏邗江南,与镇江隔长江相对。③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④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创作背景】本诗是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已是时不我待的年龄,然而诗人被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到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诗人的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名家诗评】清代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全首浑成,风格高健,置之老杜集中,直无愧色。

1.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早岁:早年,年轻时。B.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C.名世:名传后世。D.堪:难堪。

2.从诗题中可知,全诗围绕“”字来写,其中“”一句直言诗人早年不知道世事的艰难,流露出之情。

3.诗中加点的“气如山”三个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好处是

4.抓住关键字有利于理解古诗。下列对古诗中“空”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的意思是“徒劳地,白白地”。B.“空”字是诗人志向落空、奋斗落空、万事落空的体现。

C.“空”字揭示出诗人屡受排挤、理想落空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D.“空”字体现了诗人无依无靠、无聊愁闷的心境。

5.结合注释、创作背景和名家诗评,说说画线的诗句是如何描写战争场景的。

对比篇目

要素训练重点

《少年中国说》

﹝课文第13课﹞

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梳理各段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可爱的中国》节选

【课内阅读】

《少年中国说》片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少年雄于地球则。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商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用“”画出课文的中心句。

3.下列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