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3含详解.docx

202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3含详解.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明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的句子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对一项已经出台的公共政策的社会效果做出准确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为决策者进一步制定更有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公共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①以确知该公共政策的优势和劣势

②收集与该公共政策运行相关的重要信息

③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估

④要运用正确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手段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2)小明的爸爸想让班主任李老师推迟家访,他给李老师发的短信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在以下四处画线句中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甲】听小明说您将在本周内光临寒舍,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和期待。【乙】但由于我们家刚刚乔迁新居,家具摆设等都比较凌乱,还需要一段时间整理,【丙】因此希望您能推迟本次家访,以便我们能在更整洁的环境中接待您。最后,【丁】再次对您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期待!谢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网络共同体与公共交流

①网络共同体是网络中以某些共性或纽带连接在一起的人群集合,具有不同的形态或模式,如社区,社群,族群等等。这些看上去无所不在的连接,是否意味着公共交流会加强?答案并不简单。在“以人为媒”的社交媒体中,个体对信息源以及内容的选择权力增大,人的选择性心理会充分地表现出来,信息偏食更突出,反过来固化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异质人群,多元环境的了解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人群的分化甚至割裂。

②在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共同体呈现流动,“液态”的特点。在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人们将那些具有相似情感需求,具有相对稳定关系的人群集合称为社区。社区既可以是一种空间的概念,也可以是一种人群的概念,情感支持是在早期网络社区中最突出的需要。随后出现的网络社群除了具备社区的特征,更指向人群,指向具有群体意识,群体归属感和集体行动能力的共同体。当社群的概念凸显并与经济挂钩时,人们对于社群的选择,就会与社区产生分别而带有比较强的目的性,功利性。而另一种网络中的共同体,称为“族群”,其更多时候是一种离散的共同体,其对网站或者平台这类共同空间的依赖性并不太强,而是通过共同的文化趣味,行为特征等连接在一起,他们整体也会具有类似传统族群中的“风俗习惯”或独特语言。

③在上述网络共同体中,个体选择与转换非常便利,呈现流动性的特点,尤其是互联网的“脱域机制”更为这种流动性推波助澜。脱域意味着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和时间关联中脱离出来,即把社会关系和信息交流从具体的时间或空间情境中提取出来,又为他们重新进入提供了机会,带来再嵌入的可能,特别是当人们以匿名方式存在时。

④但是,这一切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当下实名化或半实名化的社交产品,推动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交织,人们在网络中的共同体,也开始与现实中的共同体出现交叉,重叠。当人们需要时时顾忌现实因素时,流动也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当这些共同体混合了利益甚至经济的成分,网络社会从轻快的流动逐渐走向流动放缓的“半液态”的过程。这种半液态的状态,进一步演变为网络人群区隔的固化。

⑤在多数网络共同体走向半液态,某些共同体甚至开始固化的同时,“同温层”带来了另一种可能。同温层本是一个过时的气象学术语,指大气中包含的一个温度几乎不随高度而变化的特殊层。在社交媒体中用这个词,源于人们发现自己更愿意与自己价值观,立场,态度等相似的人靠近,以此获得抱团取暖,相互支持的可能。与前文所说的几类共同体不同,同温层不需要人们的付出,不需要为维护共同体做出任何努力,因为这种共同体只存在于个体的想象中,因而提供了一种最便捷,最低成本的支持。人们像“气态”分子一样在不断运动,因此同温层是一种超越了人群壁垒的自由结合。个体可以灵活选择,不断转换同温层,每个人都同时性地归属于不同类型的共同体,又可能同时性地不归属于任何具体类型的共同体。

⑥作为一种更为流动而不定形的“气态”的心理共同体,它可以让人们随时摆脱那些具有实在约束力的共同体的束缚,在某些临时性的同温层里去寻找

文档评论(0)

150****3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