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上海市松江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松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与运用。

(1)巴东三峡巫峡长,。(郦道元《三峡》)

(2)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3),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冰霜正惨凄,。(刘桢《赠从弟(其二)》)

(5)傍晚,小明漫步江边,感受春风拂面,于是心情大好,投放饵食与鱼儿逗乐,此番情景不由让他想起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两句话“,。”

【答案】猿鸣三声泪沾裳壮心不已征蓬出汉塞终岁常端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猿、鸣、沾、裳、已、蓬、塞、常、端、颓、鳞、竞。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记游松江①

吾昔自杭移高密②,与杨元素同舟③,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④,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⑤。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⑥。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逝,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追思曩时⑦,真一梦耳。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注释】①松江:在上海市郊。②高密:今属山东。③杨元素:杨绘,王安石执政时,因反对新法,被贬。④陈令举:陈舜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⑤刘孝叔:刘述。⑥垂虹亭:即后文所言之松江桥亭。⑦曩(náng)时:昔时,指七年前。

2.【乙】文中“吾”就是【甲】文的作者(人名),他是(朝代)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

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念无与为乐者??

5.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都叙述了作者由当下的自然景色联想到被贬的经历。

B.两文都写了自己与好友间的交往,表达了对友情的眷恋。

C.【甲】文描写水光澄澈皎洁,【乙】文写月亮只是为了交代时间。

D.【甲】文中的作者达观而闲适,【乙】文中的作者饱含无限感伤。

6.【甲】文“我”与张怀民“步于中庭”的场景和【乙】文“我”和好友聚在一起“”的场景,心境有相似之处。【甲】文用“闲人”自嘲自解,【乙】文用文中“”一词赞美友人。【乙】文“真一梦耳”一句蕴含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朋友的怀念,更有的感慨。

【答案】2.苏轼(苏东坡)宋朝(北宋)3.寻找一起4.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5.D6.置酒垂虹亭上贤人世事无常

【导语】这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展现了他在被贬期间的心境与情感。【甲】文通过描写月夜与友人漫步的闲适,表现出苏轼在逆境中的达观与自嘲。【乙】文则通过回忆与友人聚会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文都体现了苏轼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既有对当下生活的欣然接受,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感伤与追忆。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甲】文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到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快满四年。苏轼气味相投的友人张怀民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乙】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撰写的文章?,收录在苏轼的《东坡志林》中,描述了苏轼与友人一同游览松江的情景,文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夜游垂虹亭,欣赏定风波令的情景,并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友人的追思。据此可回答。

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

(1)句意是:(我)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寻:寻找;

(2)句意是:于是就与刘孝叔都到松江。俱:一起。

4.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