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校训近年原文.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校情校史篇

一、福州大学简介

福州大学创建于1958年,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为福建省属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学校现有怡山校区,上街校区、铜盘校区、厦门工艺美院校区等四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5000多亩,大部分学科群位于福州大学城上街校区。怡山校区地处福州西郊风景秀丽的闽江之滨,与著名的古刹西禅寺相毗邻,环境优美,四季如春、一派南国风光,占地945亩;上街校区地处风景如画的闽侯旗山脚下,乌龙江畔的福州大学城区,占地3400亩;铜盘校区地处福州近年来新开发的软件园区,占地400亩;厦门鼓浪屿校区地处东南旅游名区、经济开发区的厦门市区,占地300多亩,校区素有“花园式校园”的美誉。

1、校标释义:

“福”字吉庆祥和,为人所喜闻乐见,学位帽为高等教育之象征,二者结合构思巧妙,属性鲜明,寓意深邃,形象独特。以“福”字为主体的校标图案突破传统篆字设计模式,阴阳和谐,疏密得宜,端庄典雅,醒目大方,宛如一位温文尔雅的饱学之士。校标采用单色——红色,吉祥、热情、醒目。

2、校训——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来源:

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中庸》)????博学远(笃)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主要含义:????学校办学要以德在先,要发扬人们天赋的善良美德,以达到才德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培养人要以人为本,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治理天下的人伦纲常,树立天下的根本事业,懂得天地的变化繁育。莘莘学子要勤奋、广博地学习,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掌握知识报效祖国。

二、三代校长简介

一所大学要有属于自己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源于自己的历史。福州大学从它的历代杰出者身上,提炼出“福大精神”。像首任校长张孤梅那样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像卢嘉锡先生那样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像魏可镁院士那样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福州大学正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筑福大人的精神大厦。

张孤梅(1910-1969),广东省梅县人,民国23年(193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7年2月参加新四军,民国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孤梅30年代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同时在北平、上海、广东从事学生运动。抗战初期,历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政治教员,一支队特务营政治教导员,民国29年10月至民国30年5月任“联抗”部队政治部主任,离开“联抗”部队后,先后任新四军一师一旅三团政治委员,中共泰县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团政委,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十一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一纵一旅二团政委,华野一纵一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杭州市军管会文教部长。建国后,先后担任二十三军六十九师政治委员,二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5年任军委政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57年任福州大学党委书记。

在建校初期的艰难岁月里,张孤梅和师生员工同甘共苦,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他打破了五十年代流行的理工分开的建校模式,提出了理工合一的办校主张。他在为革命而征战中损坏的腰椎,为了福州大学的建校,一次又一次地发病,一次又一次地住进医院。就是倒在病床上,他仍然时时找人来汇报情况,研究解决问题。他立下誓言:“我活着要为福大的创建献出毕生力量,将来死了也要永远和它在一起。”

卢嘉锡,1915年10月生,福建厦门人(原籍台湾台南),农工党成员、中共党员,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年至1981年任福州大学教授、副校长。他极力促成福州大学进入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指导学校向高层次、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发展。卢嘉锡先生曾在为校友会主编的《芬芳桃李话当年》一书所作的序言中说:“中国有句古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意味着至少有投入才有产出。如果没有福州大学当年园丁们辛勤耕耘,精心培育,自然就不会有今天这样春色满园,桃李芬芳的丰收景象。”他在文章中满怀深情地希望,“愿大家继承老一辈艰苦创业的精神,发扬福大人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努力工作,去迎接更加伟大的新世纪。”

魏可镁,1939年8月出生于日本九州。他的父亲早年到日本谋生,从打小工到经商,在异邦生活了30多年。1944年底,父母带着5岁的魏可镁举家回到了祖国。旧中国并没有使他们一家摆脱贫困的命运,解放后,他们才真正拥有了新的生活。魏可镁1965年从福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了漫漫求索的科学征程。1987——1988年赴日本化学技术研究所访问研究。国家级专家、博

文档评论(0)

素珍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件大家都可以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