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类别视域下的国家认同意识教学策略探究.docx

文体类别视域下的国家认同意识教学策略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体类别视域下的国家认同意识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在当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国家认同意识,高中语文课堂是一条主要且重要的渠道。文章将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代文学作品为例,探索符合学科特点、能较好渗透和贯彻国家认同意识的具体教学策略,使得国家认同意识培养能在高中语文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落到实处。

关键词:国家认同意识;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代文学作品

一、国家认同意识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

近些年,在国家政策层面,国家认同受到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先后以国家性文件的形式,全面规划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发展,其中尤其强调国家认同。2019年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旗帜鲜明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课程改革方面也十分关注国家认同。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国家认同赫然在列,系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新编订的义务教育统编教材、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以及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都特别注重强化体现国家认同要素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

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学校,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代文学作品(以下简称“教材古文作品”)选取了多篇文质兼优的经典文章,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国家认同要素,古文作品教学正是贯彻落实国家认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古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病,如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基本只停留在串讲法、翻译法的层面,学生本身对文言文的畏难心理、对字词翻译和语法讲解的机械接受等,都导致高中古文教学充满单调的“教与学”气息,无益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别妄谈培养其国家认同的核心素养。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探究有效的国家认同意识教学策略。

二、文体类别探究的意义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即文本的样式或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古代文学作品有多种文体,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结构、面貌、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特定的审美对象、审美精神和审美功能,学生只有从文体类别去把握这些不同,才能更好地感悟作品的主题和情感。此外,教材古文作品共计有33篇,数目较多,按照文体类别归类,更便于研究。为此,本研究结合33篇古代文学篇目国家认同要素的单篇分析、分布统计情况,主要按照三个文体类别进行划分归类,分别是论说类(19篇)、史传类(5篇)、游记类(5篇),并探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此外,还有4个篇目或多或少体现国家认同要素的,分别是书信1篇、回忆性散文1篇、小说1篇、戏曲1篇。

三、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家认同意识内容的梳理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精心选择课文,注重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取经典性古代文学作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向正面,助力学生获得认同感,实现国家认同。本研究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共5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教材古文作品中的国家认同意识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单篇分析、分布统计数据,将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国家认同意识的内容大体分为以下四类:濡染思想精华、凝聚民族精神、回溯国家历史、赞颂祖国山河。根据作品文体类别和国家认同意识内容的特点,可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四、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家认同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论说类作品

论说类作品着重渲染思想精神、凝聚民族精神、强化文化认同,主要采用文本细读法、知识迁移法。

1.文本细读法。以文本为核心,树立正确的文本细读观,强调学生进入文本内部进行细致深入的全面解读,以实现对文章主旨、情感的把握。学生可以从字、词、句等较小切口入手,实现从细致处认真领会、宏观处整体把握。

以《劝学》为例,课文第一段就旗帜鲜明强调“学不可以已”,句中的“已”一词,在此为“停止”,为何学习不能停止呢?作者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第2、3段的仔细解读,学生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知道了“劝学思想”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要素,是“中国智慧”的体现,还明确了:时至今日,学习仍然是提升自我能力、完善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施展个人抱负、报效国家的必由之路。

2.知识迁移法。依托学生固有、原有、旧有知识,联系、讲解新知识。迁移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正向迁移,举一反三,又可分为知识迁移、写作迁移等。

如在教学《劝学》时,注意联系学生接触过的《满江红》《诫子书》《少年中国说》等文章,强化学生对岳飞、梁启超等人奋发苦读、砥砺奋斗的人生姿态的认可,引导学生养成发奋读书、刻苦上进以期将来报效祖国的奋斗精神。这种知识迁移,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论说类古文自身的魅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