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主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TOC\o1-4\f\h\z\u第一局部课题研究情况概述 1

1.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

1.2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效 1

第二局部课题研究主报告 4

2.1高职课程模式及其改革的现状及突破口 4

2.1.1国内职业教育主要课程模式及特点 4

2.1.2国外职业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及特点 5

2.1.3国内职教课程模式改革现状分析 5

2.2高职工程课程的开发 7

2.2.1课程体系开发的技术路径 7

2.2.2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 7

2.2.3课程分析 13

2.2.3.1课程门类的重新划分 13

2.2.3.2工程课程体系的序化 15

2.2.3.3工程载体的选择和理论知识的分配 16

2.2.3.4以工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结构 20

2.2.4教学分析 20

2.3工程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 21

2.3.1工程课程的教学实施体系 21

2.3.2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 22

2.3.3工程课程的分组教学 23

2.3.4工程课程组织实施瓶颈分析 24

第三局部结束语 26

3.1课程模式改革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26

3.2致谢 26

3.3主要参考文献 26

第一局部课题研究情况概述

《高职工程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于2007年6月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苏教高[2007]18号文件〕,课题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蒋庆斌任组长。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1.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高职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构建一种新的高职课程体系,以解决高职现有课程体系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2〕高职工程课程开发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高职工程课程开发的理论根底、开发思路、技术路径,总结工程课程开发规律,解决推广和辐射的问题

〔3〕高职工程课程实施体系的研究。主要研究高职工程课程的实施体系,包括,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组织形式、评价体系以及教学环境,以解决工程课程实施的问题,提高工程课程实施的效率。

1.2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效

1.主要物化成果

〔1〕课题研究主报告

〔2〕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7门工程课程教材〔其中3本公开出版〕

〔4〕公开发表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

2.理论实践价值

〔1〕系统总结了“以工程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成功范例

课题明确提出了“基于工作任务”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根底是“工作任务相关性”,总结了新课程体系的根本内涵以及开发与实施的主要思路。实践说明,本课题研究建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较为成功地解决了高职原有课程体系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表达了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彰显了高职教育的特色,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

〔2〕较为系统地建立了“以工程课程为主体”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体系

系统总结了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整体化改革的技术路径,提出了课程体系序化、课程门类重新划分、课程载体的选择、教学内容结构设计等具体方法,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化改革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体系。

〔3〕初步建立了新课程体系的实施体系

系统总结了与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实施体系:“工程化”的教学团队、“导学导行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三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五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为新课程体系的实施奠定了根底。

3.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课题组在理论研究的根底上,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试点,实施了新课程体系,取得了优良成效。

通过调查,试点班与非试点班比照,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关测评数据见图1。试点班学生的双证书获得率、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并且就业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注:指标1: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指标2: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指标3:对课程总体满意度指标4:有利于实践能力培养指标5: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指标6: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注:指标1: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指标2: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指标3:对课程总体满意度

指标4:有利于实践能力培养指标5: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指标6: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指标7: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指标8:学习目标的明确性

图1学生对课程整体满意度调查

4.推广和辐射情况

〔1〕《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12日,[特别关注]栏目,《工程课程:

文档评论(0)

199****80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相信自己,相信明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