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护理课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反应不足引起的一组内分泌疾病。临床上常出现怕冷、纳差、心动过缓、反映迟钝等表现。一.概述第2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分类
(一.)根据病变部位分类1.原发性甲减: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2.中枢性甲减:TSH或TRH分泌减少所致。3.外周组织生物效应障碍引起,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第3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根据病因分类药物性甲减手术后甲减放射碘治疗后甲减特发性甲减垂体或下丘脑肿瘤手术后甲减第4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根据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程度分类临床甲减(overthypothyroidism)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第5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四.)根据年龄分分类呆小病,起病于胎儿或新生儿者幼年型甲减,起病于儿童者成年型甲减第6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护理评估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起病隐袭,发现缓慢第7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1、症状与体征(1)一般表现怕冷是甲减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其他体温偏低、少汗、体重不减或增加等,一般认为与代谢减慢有关;典型的粘液性水肿面容表现为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浮肿、唇厚舌大、皮肤粗糙、毛发及眉毛稀少等。第8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2)各系统表现①神经精神系统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记忆力及智力低下,嗜睡,精神抑郁,严重者发展为猜疑性精神分裂症,后期可呈痴呆、木僵等②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也有心音低弱,心界扩大,还可出现心包积液等,严重时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第9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③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便秘,严重时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④其他肌软弱无力,也可有暂时性肌痉挛、肌肉疼痛,可半关节病变;常有性欲减退,女性可不育;可因维生素吸收不良引起贫血;此外,因代谢减慢,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常增高第10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⑶特殊表现①亚临床甲减是指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血TH正常,THS轻度升高,可见于甲亢治疗后,如持续发展可致临床甲减;②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危象(甲减危象)见于病情严重者。主要的诱因包括寒冷以及创伤、感染、中断TH替代治疗及使用中枢抑制剂等;主要表现有低体温(<35°C)、意识障碍,先为嗜睡逐渐发展为昏迷,其他有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第11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2.辅助检查⑴内分泌实验室检查血TSH升高是原发性甲减最早、最敏感的表现,T3、T4降低,必要时可作TRH兴奋试验以判断下丘脑、垂体性甲减,此外,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检查有助于判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⑵其他检查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下丘脑、垂体性病变的确定。第12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㈢治疗原则1.病因的预防及治疗对有些病因,如能及早发现,可减少发病。2.替代治疗无论何种甲减,均需TH替代,永久性者需终身服用。目前应用较多的TH,一般首选左甲状腺素(L-T4),替代宜从小量开始,每2~3个月增加剂量一次,直至达到最好效果,用药期间宜检测甲状腺功能,以血THS稳定在正常范围为佳。3.甲减危象的治疗即可补充TH,一般多选用L-T4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针对应激反应,可选用氢化可的松;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第13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㈣护理诊断及措施1.自我形象紊乱与甲减引起黏液性水肿面容有关。护理目标身体外形的改变逐渐恢复正常;病人能接受疾病的现实,正确对待身体外形的改变。第14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的身高、体重、毛发及其改变,以及有无其他身体外形的变化等。第15页,共24页,星期六,2024年,5月2.一般护理指导病人合理休息及合理饮食,以改善身体外形的改变。如对肥胖症病人,使每日进食总量低于消耗量,重度肥胖者以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为宜,养成定时、定量进餐及不吃零食的习惯。而消瘦病人应增加进食,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为主,可少量多餐。此外,对肥胖病人,还应鼓励其积极参加体力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