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讲;时空定位;阶段特征;政治;必备知识;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经济:
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文化:
中华文化初步发展;素养提升;典例精析;刘平;答案:示例一
现象: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为官意识。
阐述:刘陵为官,通过修德政,虎去民安;法雄为官,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不妄捕山林,虎患解决;刘平为官,修德政,举儒良,虎患解决;童恢在捕虎的同时,以“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之理训诫老虎,以其正气可感染到虎,令虎暗通其言,知过服罪。从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东汉时期,如果地方官吏不黜贪残,不修德政,而仅是抓捕老虎,反而使得虎患危害更大,而通过德治仁及畜类,则收效甚佳,不除吏中之“虎”,仅除“山中之虎”,达不到治理虎患的理想效果。即虎患的治理效果受到吏治好坏的影响(或虎患惧怕良吏),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意识,深刻影响了官员的行为,官员们通过修德政(或仁政)来达到感化万物、治理虎患的目的,也体现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结论:总之,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示例二
现象:东汉时期一些地方官吏整肃地方吏治,施行德政,消除了虎患。
阐述:《后汉书》等所记刘陵、刘平除虎事迹及童恢的人虎交流是不可全信的。但这些记载折射了一种历史真实,即当时有官员通过清明吏治,稳定了地方秩序,保障了民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后汉书》等史书如此记述良吏,有其必然性。汉朝时确立了董仲舒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继承了先秦儒学仁义德化思想,同时又提出带有迷信色彩的“天人感应”观。《后汉书》等史书的这一述史方式,体现了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
结论:对于史书的记载,我们要辨别真伪,去伪存真,吸取其精华。;[材料再开发]
(1)结合上述材料,请为汉朝良吏的选择制定一套标准。;高考题组;解析:B题干大意为“丞相以制度明确告知郡县……不允许官吏在春夏农忙时节用繁重的劳役夺取百姓的劳动时间。这些命令要明白地传达下去,并作为常态执行。不遵从命令的官员,包括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等,将被处罚每人制作两副甲胄”,从中可以看出,秦朝政府重视农业生产,??保农民能在关键农时进行耕作,同时将违令处罚定为制作战争时使用的甲胄,这是对秦国耕战国策的延续,故选B项。材料强调秦朝重视耕战,没有涉及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体现了统治政策的合理性,而非统治残暴严苛,排除C项。秦朝尚法,而非崇儒,排除D项。;2.(2021·湖南卷,2)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解析:B“诸吕之乱”是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吕后外戚势力)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由题干中的“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太后家薄氏谨良”等信息可知,众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主要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B项正确。代王刘恒的生母薄氏是汉高祖的嫔妃,故A项中“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的说法错误,排除。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项。题干中未提及丞相位高权重,相权威胁皇权的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3.(2022·江苏卷,2)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解析:C西汉初年,军功集团势力较大,而材料强调政府的具体政务主要由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文吏处理,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等技能与品德、儒学无关,到汉武帝时期尊崇儒学,故排除A、B两项;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虽然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仍由专业文吏处理,包含限制功臣权力的意图,且士族作为特权地主阶层在汉初尚未形成,故排除D项。;4.(2023·广东卷,2)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
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解析:A材料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法家思想,排除B项;董仲舒思想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且C项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无为而治不利于加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穿花寻路、拨云散雾——2024年山东卷图表数据类题型分析与方法突破 课件--2025届山东省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pptx
- 第1讲 先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时期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pptx
-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1.ppt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