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 .pdfVIP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

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韦庄的《菩萨蛮》中“垆

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

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

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

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

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

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李清照《如

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

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

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岳飞的《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

雨歇”,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

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杜甫诗《咏

怀古迹五首(其三)》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

汉室,下句写死后葬身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

6、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

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李商隐《马

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将此日发生兵变境况危险同昔日在

长生殿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

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贺铸《青玉案》中“若问闲情

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

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苏

轼《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

怀、抱负。

9、双关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

两种形式。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其一)》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

有晴。”“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

10、互文“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

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主人下马客在船”的意思是“主人客人一起下马,主人客人又一起上船”。

11、叠词一般指含有重叠字的词。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词在内容

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

有韵,有节奏感。

12、用典典故是文化积累深厚的表现,宋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

无出处。所以,了解一些常用典故对鉴赏诗歌十分必要。王昌龄《出塞》:“但使

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处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

中记载“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批评了当时主将的无能。

[对型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李白的诗歌《登金陵凤凰台》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考生

文档评论(0)

183****17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