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眩晕.pdf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眩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中医医内内科科常常见见病病诊诊疗疗指指南南((中中华华中中医医药药学学会会))-眩眩晕晕

ZYYXH/T18⼀2008

眩晕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类病。眩即眼花,晕即头晕,⼆者常同时并见。其轻者闭⽬可⽌,重者如坐⾈车、旋转不

定、不能站⽴,或伴有恶⼼、呕吐、汗出,甚则昏仆等症状。眩晕多风,属本虚标实之,肝肾阴亏、⽓⾎不⾜为病之本.

痰、瘀、风、⽕为病之标。病位在脑,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以肝为主。常见于西医的⾼⾎压、低⾎压、低⾎糖、

贫⾎、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不⾜等病。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

头晕⽬眩,视物旋转,轻则闭⽬可⽌,重者如坐⾈车,甚则昏仆;可伴恶⼼呕吐.眼球震颤,⽿鸣⽿聋,汗出,⾯⾊苍⽩等。虚

者可见沉细弱脉,实者以弦滑脉多见。

1.2鉴别诊断

1.2.1中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事.伴有⼝⾆歪斜、语⾔窘涩、半⾝不遂为主症的⼀种病;或不经昏仆⽽仅以僻不遂为特

征。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

然昏仆的现象,但神志清醒,且⽆⼝⾆歪斜、半⾝不遂等症状;中年以上患者,肝阳上亢之眩晕极易化风⽽演变为中风。

1.2.2厥:厥以突然昏倒、不省⼈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患者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后遗症,但特别严重者也可⼀厥

不复⽽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有欲仆或仆倒现象,与厥相似,但⼀般⽆昏迷及不省⼈事的表现。

1.2.3痫:痫是⼀种发作性神智异常的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门吐涎沫、两⽬上视、

四肢抽搐,或⼝中如作猪⽺叫声、移时苏醒。眩晕发作严重者,有突然仆倒现象。与痫相似,但⽆⼝吐涎沫、两⽬上视、四

肢抽摘等症状。

2辨论治

眩晕之治法,⼀般须标本兼顾,或在标缓解之时即考虑治本。如平肝潜阳合滋养肝肾,化痰降逆合键脾益⽓,活⾎化瘀合益

⽓养阴等,都是常⽤的标本兼顾之法。治疗眩晕,还要注意治疗原发病,如因跌仆外伤、妇⼥崩中、漏下等致眩晕,应重点治

疗失⾎。

2.1肝阳上亢

候:眩晕,头部跳痛,⽿鸣如潮,⼼烦易怒,失眠多梦,⾆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病机: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

⽅药:天⿇钩藤饮加减。

天⿇12g,钩藤后下12g,⽯决明先煎15g,扼⼦9g,黄芩9g,川⽜膝9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12g,夜交藤15g,茯苓

9g。

加减:兼便秘者可加⼤黄后下6g,芒硝冲服6g,以通腑泄热;若阳亢化风者,宜加羚⽺⾓粉冲服0.6g。牡砺先煎10g,.代赭⽯15g以

镇肝息风;若兼阴虚者,加龟甲先煎10g,鳌甲先煎10g,制何⾸乌10g,⽣地黄10g以滋阴潜阳。

2.2⽓⾎亏虚

候:头⽬眩晕,劳则加剧,神疲健忘,声低⽓短,⾯⽩少华或萎黄,或⼼

悸失眠,⾆质淡,苔薄⽩,脉细弱。

病机:⽓⾎不⾜,脑失所养c

治法:益⽓养⾎,健运脾胃。

⽅药:⼗全⼤补汤加减。

党参12g,黄芪12g,当归15g,炒⽩术12g,1茯苓2g,川芎9g,熟地黄9g,⽩芍9g,⾁桂3g,炙⽢草5g。

加减:兼⼤便溏薄者,加⼲姜6g,⽩扁⾖10g以温运中阳;兼⼼悸者,加龙⾻10g,珍珠母10g以宁⼼定悸;兼失眠者,加柏⼦仁

10g,炒酸枣仁15g以养⼼安神。

2.3痰浊内蕴

候:头重如蒙,头⽬不清,胸闷少⾷,嗜睡,时吐痰涎,⾆苔腻,脉滑或弦滑。

病机:痰浊内蕴,上扰清窍。

治法: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药:半夏⽩术天⿇汤加减。

半夏10g,⽩术10g,天⿇10g,茯苓10g,陈⽪10g,⽢草6g。

加减:眩晕较甚,呕吐痰涎者,可加代赭⽯15g,旋覆花10g。胆南星6g以化痰降逆;胸闷者,加⾖蔻109g,砂仁6g以化湿醒

脾;兼⽿鸣者,加郁⾦10g,⽯菖蒲10g以开窍;若属脾虚⽣痰者,可⽤六君⼦汤加⽵茹10g,胆南星6g,⽩芥⼦10g以健脾化痰;

属寒饮内停者,可⽤芩桂术⽢汤加⼲姜6g,附⼦6g,⽩芥⼦10g以温化寒饮;属痰郁化⽕者,宜⽤温胆汤加黄连10g,黄岑10g

以化痰清热。

2.4瘀⾎阻络

候:眩晕⽇久,头痛明显,失眠健忘,⼼悸怔忡,唇⾆⾊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病机:瘀⾎阻络,⽓⾎运⾏不畅,脑失所养。

治法:活⾎通络。

⽅药:通窍活⾎汤加减。

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2g,⽣地黄12g,葱⽩10g,⾚芍12g,⾚芍12g,⽢草6g。

加减:兼⾝倦乏⼒,少⽓⾃汗者,加黄芪10g以补⽓⾏⾎;兼畏寒肢冷者,可加附⼦先煎6g,桂枝10g以温经活络。

2.5肾精不⾜

候:眩晕⽿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偏于阴虚者兼见咽⼲

文档评论(0)

【晓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