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镜头卡口转接环技术规范》.docx

《照相镜头卡口转接环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JB/T15132—202X

照相镜头卡口转接环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照相镜头卡口转接环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照相镜头卡口转接环的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917.2-2008照相镜头第2部分:定焦距镜头

JB/T14302照相机械包装、运输、贮存条件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卡口转接环mountadapterring

能将A卡口类型的镜头安装在B卡口相机机身上使用的连接器,具有能够与相机机身进行信号通信的电子触点。

注:A卡口和B卡口只代表某种卡口型号。3.2

定位截距locatedfocaldistance

可换镜头与照相机机身连接的定位面至特定面的轴上光程。

注:照相机定位截距包括:镜头定位截距、图像传感器定位截距和对焦定位截距。三者的特定面分别为:

a)镜头定位截距:镜头调焦至无穷远时的最佳像面。变焦距镜头最佳像面的位置确认在该镜头像面位移值的二分之一处。

b)图像传感器定位截距:图像传感器感光成像面。

c)对焦定位截距:对焦屏的对焦面。

3.3

转接环工作厚度

卡口转接环与镜头连接的定位面和卡口转接环与照相机机身连接的定位面之间的间距。

2

JB/T15132—202X

4技术要求

4.1外观和结构

外露零件应完整、不应有裂纹、毛刺和显著的伤痕、变形等缺陷;紧固件应连接可靠,不应有松动现象,螺钉表面也不应有划伤现象。外露表面的涂、镀层应平整、均匀、牢固,相同的涂、镀层色泽应一致,不应有剥落、划伤以及局部未涂、镀、着色等有损美观的缺陷。商标、文字、符号等标志应准确、完整、清晰、色泽鲜明、着色牢固,不应有影响使用和美观的疵病。

4.2功能

连接机身和镜头,光圈收缩、对焦系统(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应正常。

4.3转接环工作厚度

4.3.1转接环定工作厚度理论值由式(1)给出。

h0=h1-h2(1)

式中:

h0——转接环工作厚度理论值;

h1——A卡口类型镜头的定位截距;h2——B卡口相机定位截距。

4.3.2转接环工作厚度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0.1mm。

4.3.3支持插入式滤镜的转接环工作厚度理论值或标称值由生产企业给出。

4.4平行度

卡口转接环两个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应小于0.1mm。

4.5成像质量

连接机身和镜头,拍摄的图片应无明显的杂散光。

4.6互换性

4.6.1分别连接机身和镜头,应装卸轻便、手感舒适,不应有明显的卡滞和松动,甚至卡死的现象。

4.6.2连接三脚架螺纹应牢固可靠。

4.7承力强度

卡口转接环锁紧承力强度>3.0N·m。

4.8装卸耐久性

镜头装卸耐久性应大于1000次;机身装卸耐久性应大于1000次。

4.9环境适应性

4.9.1大气环境适应性

产品的大气环境适应性见表1。试验后,外观和功能应正常。

3

JB/T15132—202X

表1大气环境适应性

大气条件

工作

贮存运输

温度/℃

0~40

-20~60

相对湿度/%

20~90

20~93

4.9.2机械环境适应性

4.9.2.1振动适应性

产品的振动适应性见表2。试验后,外观和功能应正常。表2振动适应性

试验项目

试验内容

参数

扫频耐久试验

频率范围Hz

10~55~10

驱动振幅mm

1.0

持续时间min

25

扫描要求1个循环min

5

循环次数

5

注:表中驱动振幅为峰值。

4.9.2.2冲击适应性

产品的冲击适应性见表3。试验后,外观和功能应正常。

表3冲击适应性

峰值加速度/(m/s2)

脉冲持续时间/ms

冲击波形

150

11

半正弦波形

4.9.2.3碰撞适应性

产品的碰撞适应性见表4。试验后,外观和功能应正常。

表4碰撞适应性

峰值加速度/(m/s)

波形持续时间/ms

碰撞次数

冲击波形

100

16

1000±10

半正弦波形

4.9.2.4跌落适应性

最小包装件的自由跌落高度为800mm。试验后,外观和功能应正常。

5.试验方法

5.1外观和结构

感官检查。

5.2功能

4

JB/T151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