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微创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微创技术(minimallyinvasivetechnique,MIT)以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
发症少等优点在疼痛治疗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在各种疼痛性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
令人鼓舞的成效,进一步拓展了疼痛诊疗的范围,促进了疼痛学的发展。
1髓核化学溶解术(chemonucleolysis,CN)
1959年瑞典学者Hirsch提出设想,将一种酶制剂注入病变椎间盘内,加速椎间
盘退化过程。1964年Smith在动物实验基础上首先报告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入
椎间盘内,以期溶解病变的髓核组织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69年美国哈佛
大学药学院Sussman及Mann提出用胶原酶进行椎间盘髓核溶解。1971年Ford
认为木瓜蛋白酶做髓核溶解术,可使有手术指征的3/4病人免于手术治疗而获得
治愈。进入80年代,胶原蛋白水解酶逐渐代替木瓜凝乳蛋白酶进行髓核内化学
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原理
胶原蛋白水解酶简称胶原酶,是一种主要溶解胶原蛋白的酶,胶原酶本质上是蛋
白质,又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生物催化剂,极易受温度、pH值和导致蛋白质变
性因素影响而改变它的结构和性质,与木瓜酶相比胶原酶安全性更高。1953年
美国科学家Manall首先从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中分离出胶原酶,它的酶靶是胶
原蛋白,无论其注射部位如何,它只对胶原蛋白发挥降解作用。胶原酶的作用机
制主要是特异性溶解胶原纤维,椎间盘突出物不仅有髓核还有包绕髓核的纤维
环,胶原酶不仅溶解髓核中的胶原纤维,也溶解纤维环中的胶原纤维。在动物实
验中观察到胶原酶能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伤邻近的组织细胞膜和神经细
胞。被胶原酶溶解的椎间盘组织逐渐被透明纤维组织所代替。
注射方法及疗效
椎间盘盘内注射法:病人取俯卧位,在C-型臂X线透视定位下确定所要穿针的
椎间隙与病变的椎间隙一致后,穿刺针在距脊柱中线旁开8~12cm,平L4、5
或L5S1间隙与躯干矢状面呈45°~60°夹角经横突间缓慢地刺至盘内,当针尖
触及到纤维环时持针的手有触到砂砾样感,并感到涩韧,针尖进入间盘内有落空
感。如果欲进L5S1间隙时,俯卧位同时进针侧的下肢置于稍息位,使髂骨下
移。针尾向头部倾斜20°~30°进针更为方便。国内报道该方法经随访6~8个月,
有效率83%~93%。椎间盘盘内注射还可配合椎间盘其他治疗术后给药。
椎间盘盘外注射法
硬膜外腔前间隙盘外注射法
术中采用俯卧或侧卧位,俯卧者应在腹部填枕使腰部生理弧度消失。在病变水平
两棘突间隙向患侧旁开8~12cm,与腰骶部成60°,向突出的椎间隙刺入。如为
L5S1突出,可在L4、5水平进针,针尖向下偏25°,以避开髂后上棘。C臂X
线监视仪监视下见穿刺针到达病变椎间孔硬膜外前间隙,此时,针尖可有落空感,
应测试负压后,即可知是否到达硬膜外前间隙注入非离子造影剂造影,可见造影
剂如细线条上下分散,以此证实针尖位于硬膜外前间隙后。
硬膜外腔后间隙盘外注射法
术中取侧位,患肢在下,其操作技巧和进针路径与硬膜外麻醉相同。采用该方法
注射胶原酶完毕后,应使患者采取有利于药物到达突出部位的体位并保持一定时
间。此方法还包括硬膜外腔置管及经骶管置管法。
硬膜外腔侧隐窝穿刺法
(1)椎板外切迹进路:穿刺点取脊柱正中线旁开1.5~2.0cm,针身与腰背部皮肤
垂直进针,达黄韧带时遇韧性阻力,接空注射器边加压边缓慢进针,阻力突然消
失时停止进针,此时即达侧隐窝。该法多用于L4、5间隙。
(2)小关节突内缘进路:以L5S1间隙为例,于L5S1棘间、S1棘突上缘,
正中旁开1~1.5cm垂直进针,当针尖触及小关节突内侧缘的黄韧带,有刺橡皮
样韧感和明显阻力时,边加压边进针,一旦阻力消失有落空感时便进入侧隐窝。
影响因素
不同剂量与浓度的胶原酶可影响胶原酶注射的疗效。根据硬膜外造影观察,胶原
酶溶液的配制容量和注射速度是影响药液扩散的重要因素,将1200U的胶原酶
溶解到生理盐水2ml,以1~2min速度注入,可使药液局限在病变侧隐窝内,若
容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将会使药液扩散范围过广而影响药效。胶原酶量少,
溶解不完全,胶冻样状态影响吸收,椎间关节韧带松弛,两椎体间相对不稳导致
腰痛、腰腿痛。胶原酶量过多造成软骨溶解破坏严重,可引起椎间隙变窄,椎间
孔变小,压迫神经根。
疗效评价
对胶原酶的疗效评价应在术后2~3周左右进行,因为胶原酶的作用时间为18~
2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