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社会经济法律
文化哲学视阈下
人工智能的社会“在场”及智能之“道”
苏杭
【摘要】“元宇宙”爆发,ChatGPT横空出世,类人机器人智行天下,人工智能的社会“在
场”愈演愈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有人担忧人类会在“二元对立”的泥潭中
被人工智能取代,或成为新卢德主义者,对人与智能世界的相处存疑存惧。面向AI
技术道德、人类自我认同及社会伦理等问题,从文化哲学角度澄明人工智能促进社
会发展的现实价值和跨越智能未来的寓言意义,阐发人类面临“前进”与“倒退”
的双重境况,强化和规范人的道德意识有助科技向善,用辩证、审慎、中庸的思维
方式,以及崇德、尚善、闻道的智慧途径,探究符合智能时代的价值观念与认知模
式,启迪人与智能未来的哲学通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文化哲学;哲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784(2024)3-115-6
哲学被视作一种普遍规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其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在不断印
证这种规律。文化哲学与人工智能彼此相互关照,以哲学视角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In
①
telligence,简称“AI”)的科学观念及工作方法并展开反思,充满无限的可能性。随着科技
的进步,人工智能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智能化手机、电脑、家电、家居、酒店、超市等“智
能机器”冲破了时间、空间等障碍,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哲学理论为讨论人工
智能及其哲学意蕴提供了不同的体系。西方哲学有以科技、政治、伦理、法律、道德、价值、
心理、医药等为视角的丰富论述,中国哲学中“道”“无为”“意识”“中庸”“性善论”“天
人关系”等似乎也蕴含无限可能。因此,可从文化哲学视域探究人工智能的哲学向度与智能之
“道”,启发人们对自我、现实、自然的关注和反思。
①徐英瑾:《分析哲学的逻辑知识真对人工智能有用吗?》,《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天府文化视野下时尚产业发展及
人才培育研究”(项目编号:WHCY2023B2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杭,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82。
SICHUANSHENGGANBUHANSHOUXUEYUANXUEBAO|115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
一、学界视野与哲学之思
纵观学界,计算机科学、设计学、艺术学、教育学、人类学、文艺学、医学、心理学等学
科,聚焦AI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王东、利节、许莎(2019)按图
①
索骥理解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自然语言、机器人设计等AI算法。阳翼(2019)探讨智能
②
时代背景下营销行业的智能制造、动态定价、无人零售和智能创意。于江生(2022)从AI
③
的图灵测试、数据、机器学习、自我意识等内容出发,阐述和平发展AI技术的伦理思想。尼
克·波尔森和詹姆斯·斯科特(2020)从“数学语言”的角度探索发挥人类智慧驾驭AI机器
④
的路径。阿贾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乡村振兴、双碳、储能、绿色金融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