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PAGE
PAGE1
专题14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考点
五年考情(2020-2024)
命题趋势
考点1中国地理
(5年5考)
2024山东卷:吉林省辽源市
2023山东卷:我国西南山区某乡镇
2022山东卷: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嘉峪关、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
2021山东卷:长三角地区、安徽省同城化
2020山东卷:永昌盆地
1.世界地理主要结合世界重要地区、某国家图文材料,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中国地理以区域图呈现多种地理要素,突出区域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发展或环境问题解决措施等的考查。.重大的工程建设和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等涉及的区域是重要命题背景,。
考点2世界地理
(5年5考)
2024山东卷:地中海中的锡拉岛、澳大利亚埃尔胡
2024山东卷:马德雷湖
2022山东卷:亚得里亚海
2021山东卷: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
2020山东卷:加纳
考点01中国地理
(2022·山东·高考)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山东·高考)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
人口惯性的影响 B.环境条件的改善
C.青壮年人口迁出 D.康养产业的发展
4.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自然资源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
5.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A.造纸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 D.装备制造工业
(2022·山东·高考)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
7.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021·山东·高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下表),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0年以前
木材、木柴、木炭等
1991~1997年
茶叶、笋干、山核桃等
1998~2009年
观光旅游型农家乐
2010年至今
休闲养老旅游服务
8.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生态环境
9.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
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D.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2021·山东·高考)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安庆—池州 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 D.芜湖—铜陵
11.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12.(2024·山东·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吉林省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04地球上的水+原卷版.docx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04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05地质地貌+解析版.docx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05地质地貌+原卷版.docx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06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解析版.docx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06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原卷版.docx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09农业+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