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上--第三单元-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pptx

高中历史-必修上--第三单元-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各领域的新发展,体会这一时期经济领域不同以往的新变化。(历史解释)

2.分析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理解这一时期理学出现的社会背景,简要说出理学的内容,客观评价儒学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史料分析,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繁荣的表现,理解这一时期出现繁荣景象的社会背景,培养对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经济的发展;观察左图,分析宋代人口的增长趋势、原因及影响。;2.手工业;3.商业发展;4.城市的兴盛;5.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6.经济重心南移;材料三:安史之乱前,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北方的河南道,其次是河北道;而以人口密度计,最集中的地方是都畿道,其次是河北道,分别是每平方公里58.7人和56.76人。南北人口的比例为4:6,此时中国北方的人口仍多于南方……北宋初年,南北户口之比大约为6:4。——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卷三;问题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城市发展与

海外贸易;二、社会的变化;士;三、儒学的复兴;2.程朱理学;你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3)朱熹对儒学教育的深入探索

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儒学基础读物。;材料: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士大夫确立个人成圣成贤的道德追求。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临危受命。据《宋季忠义录》所述,南宋末年抗元死节的英雄就有500多人。但是理学作为古代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维护了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积极:

①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鼓舞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仁义道德,重义轻利,自我约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④强调身体力行,自主自强,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局限: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压抑和扼杀人性,维护封建专制统治。;①兴起: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②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③代表: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⑵元曲(散曲和杂剧);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集中体现为宋词,它是中国汉语言文学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宋代的通俗文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宋词数量剧增,依托城市娱乐中心而起的说话和戏曲艺术空前繁荣,话本小说流传甚广,开启了元明清通俗文学发展的先河。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领域;项目;2.科技;少数民族文字;金朝: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1)宋元时期经济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2)两宋的局部统一和元朝的统一,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3)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4)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外来文化的传入,丰富、发展了宋元文化。

(5)科举制的发展,统治者重视文化建设。;【合作探究】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特征;【课堂总结】;2.在宋辽交往中,《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体现了榷场的设置

A.结束了宋辽的敌对状态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D.展现了中原文化的优越;3.《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5.隋唐时期,士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宋朝,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这一变化

A.抑制了官僚腐败 B.增添了政治活力

C.降低了官员素质 D.确立了官僚玫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chun76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茶叶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