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社戏》教案设计.pdf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社戏》教案设计.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社戏》教案设计

《社戏》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积累字词,如“惮”“踱”“棹”等,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鲁迅的文学常识,包括他的创作背景、文学风格等。

3.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能够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4.学习文中描写人物、景物的方法,提高描写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2.感受文中所展现的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2.分析双喜、阿发等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是描写景物和人物的部分。

(二)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如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2.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童年趣事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不

满等。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中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的

情感。例如,在分析景物描写部分时,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如“两岸的豆

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

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

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我”急于看到社戏的心情的。

2.

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在分析

人物形象时,提问“双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

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从而深入理解人物。

3.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一些较难的问题。例如在探讨文中

景物描写的作用时,小组内成员可以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汇总得出结论。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讲解社戏的民

俗时,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作者介绍、生字词、课文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和课堂练习。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了解鲁迅的创作风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充满了无数有趣的回忆。今

天,我们要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去感受他笔下的一场充满趣味的社戏。大

家有没有参加过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呢?(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这

些民俗活动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在鲁迅先生的故乡,社戏是怎样的一种活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社

戏》去寻找答案。

2.

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配以轻柔的江南水乡音乐,营造出与课文相似

的氛围,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二)知识讲解

1.作者及背景介绍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他的作品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对中国现代文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戏》这篇小说收录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呐喊》中的作品大多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

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

《社戏》写于1922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黑暗

,人民生活困苦。鲁迅通过回忆童年时期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表达了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文档评论(0)

老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老铁的文档,大众的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