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济南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

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

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

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

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

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

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

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

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

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

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

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

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

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

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

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

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

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

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

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

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

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

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

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

“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

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

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

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

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

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

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

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

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

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