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二○二四年秋季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
试题说明:全卷共有三大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并发展着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浸润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深植在所有炎黄子孙的心中。学校组织开展“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在“践行传统文化”宣传内容校稿时,小铭查字典校准一些不太确定的字音字形。以下选项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阴晦(huì)矗立(zhù)濡养金弋铁马
B.气概(ɡài)卓越(zhuó)端详可望不可即
C.濡养(rú)镌刻(juàn)熠熠生辉持之已恒
D.彪炳(bínɡ)汲取(xī)心无旁骛不言而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
A.矗立(zhù)——chù,金弋铁马——金戈铁马;
C.镌刻(juàn)——juān,持之已恒——持之以恒;
D.彪炳(bínɡ)——bǐng,汲取(xī)——jí,不言而谕——不言而喻;
故选B。
2.某同学看了秋瑾人物介绍短片后,写了一段话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请你帮他选出这段文字空格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
老师们常说我们这一代是祖国的栋梁,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①,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知识的积累上,更要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刚才播放的视频中,秋瑾,这个②的名字,她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从古至今,无数革命先烈③,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安稳的生活。我们当勤奋学习,忠心报国!
A.①不可言喻②如雷贯耳③前倨后恭
B.①不可言喻②震耳欲聋③前仆后继
C.①不言而喻②如雷贯耳③前仆后继
D.①不言而喻②震耳欲聋③前倨后恭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①空:“不可言喻”意思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常用于形容某种感觉、情绪或者事物的性质非常复杂或特殊,很难用语言来清楚地表达。“不言而喻”意思是: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结合“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知识的积累上,更要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可知,这里用来表示“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选择“不言而喻”;
②空:“如雷贯耳”意思是形容名声很大,像雷声一样传遍四方。“震耳欲聋”意思是声音非常大,几乎要把耳朵震聋。结合“她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可知,在这里形容秋瑾的名字广为人知,因此选择“如雷贯耳”;
③空:“前倨后恭”意思是先前傲慢而后恭敬。“前仆后继”意思是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结合“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安稳的生活”可知,这里形容革命先烈们为我们的幸福安稳的生活而英勇牺牲,因此选择“前仆后继”;
故选C。
3.在大家交流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时,同学们积极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收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数字存储、数字采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
D.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句式杂糅,去掉“因为”或者“的缘故”;
B.成分残缺,在“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后加“开展”的宾语“的活动”等;
C.语序错误,可把“数字处理”与“数字采集”调换位置;
故选D。
4.“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更丰富、更深刻”这句话是从下面语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在哪一处最恰当?()
这些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仅仅来自书本文字: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走红,到三星堆出土文物引发全网热议;【甲】,从河南卫视国风春晚出圈,到各式各样文创产品成为市场热销;《国家宝藏》里文物背后故事的匠心讲述,《中国诗词大会》里传统诗词的古韵风华,还有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的国风歌曲、国风街舞。【乙】,在传统文化带给我们数不胜数的惊喜中,【丙】。在这股热潮的背后,蕴藏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依附和价值认同。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对“东方美学”表现出的极大兴趣,【丁】就是古老与年轻、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生命力最有力的证明。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A.由“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走红,到三星堆出土文物引发全网热议”可知,【甲】之前的内容主要列举了各种传统文化现象的流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解析版).docx
-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解析版).docx
-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解析版).docx
- 河南省周口市商丘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北省京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