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第43首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ppt

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第43首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第43首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朱敦儒古诗词曲梳理文学常识1写作背景2重点注释3作品主旨4理解探究5文学常识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词人。写作背景靖康之难,二帝被俘,北宋灭亡。朱敦儒仓促南逃。这首词就是他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门城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在金陵城西门城楼上,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长江在这万里夕阳下流去。内容理解:上片写登楼所见: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离乡背井、客居金陵的朱敦儒登上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不免油然而生。又值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夕阳中,词人自然地联想到走向没落、衰亡的南宋。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中原乱,簪缨①散,几时收?试倩②悲风吹泪过扬州。中原大乱,达官显贵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恳请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内容理解:下片直抒胸臆,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同时也有对统治阶级苟且偷安、消极应战的愤懑和斥责。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中原乱,簪缨①散,几时收?试倩②悲风吹泪过扬州。中原大乱,达官显贵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恳请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炼字:“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字,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①簪缨: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②倩:请人代自己做。重点注释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之情。作品主旨1、“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何作用?理解探究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一派衰败的景象,营造出了一种清冷萧条的意境。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悲凉抑郁的情感基调。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①“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暗寓国家衰落的沉重叹惋。②“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③“几时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极大愤慨。④“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表现了作者对扬州前线战事的关心(或心系国事)。

文档评论(0)

136****7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