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622-2017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技术规程  .pdfVIP

DB22T 2622-2017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技术规程  .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01

B05

备案号:54497-2017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622—2017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managementonbacterialblightdiseaseofsoybean

2017-05-08发布2017-06-08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62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振民、张佳环、陈长卿、陈喜凤、王晓梅、杨巍、王雪、谷岩。

I

DB22/T26222017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害识别、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159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soybeanbacterialblight

由假单胞菌属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侵染大豆地上

部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3.2

菌脓bacterialooze

病菌从发病部位溢出的细菌粘液。

注:干燥后呈白色有光泽的膜,易脱落。

3.3

晕圈halo

病原细菌侵染大豆植株后,在病斑周围形成的大小不同的褪绿区域。

4病害识别

4.1幼苗期

4.1.1子叶发病表现为病斑中央褐色,周围褪绿,呈水浸状(参见附录A中图A.1)。

4.1.2真叶和三出复叶发病表现为多角形水浸斑或褐色坏死斑,周围出现褪绿晕圈。

4.2成株期

4.2.1侵染部位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茎、叶柄、豆荚和籽粒。

1

DB22/T26222017

4.2.2发病症状

叶片

.1最初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斑点,呈褪绿色(参见附录A中图A.2)。

.2后转变为黄色、深褐色至黑色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在湿度大时病叶

背后常产生白色菌脓,干燥后形成有光泽的膜(参见附录A中图A.3)。

.3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病叶呈破碎状,造成下部叶片早期脱落(参见附录A中图A.4)。

茎及叶柄

茎及叶柄受害形成黑褐色水渍状的条状条斑。

荚受害初呈红褐色小点,逐渐变成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