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5-5-开题报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及风险防
范研究
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及风险防范研究
科学依据
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全球金融改革浪
潮的冲击下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商业银行个
人理财业务有风险低、业务范围广、并可以为居民提供较为稳定的收
益等优势,个人理财业务几乎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现在,中间业务
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的一个很大的利润增长点,对商业银行的利润增
长贡献巨大。
我国商业银行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开始开展商业银行个人理
财业务的。但是,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
业务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多
家商业银行都已经有了外汇、基金、债券、贵重金属、保险等多种理
财产品。而且,各家商业银行都有了理财中心、金融超市甚至私人银
行,服务对象不但涵盖广大的中小投资者,还有“一对一”的理财顾
问服务。这一切,都象征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逐步走向成
熟。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
很多家庭都选择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理财产品进行个人理财,这为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风险与收益总是相伴着的,这是金融发展的根本规律。从2006年
开始,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逐
渐显示出了“信任危机”。尤其是在2008年,很多理财产品出现了
“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这让广大居民开始对我国商业银行个
人理财业务产生了质疑,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认识到了个人理财
业务的风险性。因此,如果防范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风险显得越来越重
要。
从现状看来,积极发展理财业务不仅符合我国社会经济金融发展
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高端客户和改善银行客户结构,有
助于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商业银
行的综合竞争能力。从长远目标来看,理财业务的发展还有利于改善
商业银行较为单一的存贷款业务结构,有利于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监
管。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当前特殊的背景
下需要分析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
角度出发,探讨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
价值。
研究内容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共分为以
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
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和产品进行了
阐述;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第四
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最后
一部分是总结与展望。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述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定义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信用风险
(三)操作风险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二)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三)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五、结论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采用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
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
合、比较、归纳。
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从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并研究发现
问题,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
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归纳概括问题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三,文献综合法与个案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
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再通过银行过程,寻找案
例来探究和发现解决问题。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准备阶段: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