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炊烟陈孝荣阅读理解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村炊烟陈孝荣阅读理解答案

乡村如一位从冬季走进夏天的行者,走着走着,就剩下一些薄衣

单衫了。原本那厚重的妆容,随着时间的流去,一点点剥蚀,以至附

着在上面的情和事,成了恍惚的记忆。

就拿炊烟说吧。炊烟是每个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那鳞次栉比

的粉墙黛瓦之间,缕缕炊烟起,暮色如笼纱,鸡进窝棚,黄犬归家,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详。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

至味。

在那食物贫乏的年代,哪个孩子不曾靠着锅台,吸着伴着炊烟的

饭菜香。将山芋埋进灶窿里,将玉米穿在竹棍上置放灶口,将那刚从

地里刨来的花生放在火锹上……那希冀,那馋样,那焦香味,浸润了

我的整个童年。

一户人家的炊烟,是这户人家风中的旗,地上的坐标,因为家家

户户树立的烟囱,就像一个个坐标点,且顺着天空的炊烟,你就能找

到那低矮的青砖瓦屋或茅屋土房。

小时候,我就是从炊烟中找到外婆家的方向的。母亲在一个下午,

锄完最后一畦地后,牵着我去看望外婆。越过村前的茅岭头,走过洼

里的水库,经过一段接一段的田塍,我累得吃不消,跟着母亲后面,

叽叽咕咕地埋怨着,母亲就指着前面一片树林对我说:快到了,那就

是外婆家冒的烟。我望着林梢上的炊烟,在暮色里升腾,顿时想起外

婆菜的味道,于是加快了脚步。

当然,乡村的炊烟不都会看得见,它许多时候融入熹微晨光与昏

暗夜色之中。一弯冷月挂在笔架山前,父亲和着月光,磨着砍柴刀。

霍霍的声音,伴着一分清冷,那闪亮的刀锋,能划破晨曦的薄雾。父

亲用单拇指,放在刀刃上来回地横拖,细微的沙沙声带有钢的嗡嗡声,

轻轻撞击我的耳膜。母亲悄悄将灶火升起,烧一瓶热水泡一碗炒米,

打点一下父亲的肚子,那炊烟消融在清凉的晨月中。等父亲将一担柴

挑回到家,左右邻居的炊烟逐渐散去,母亲香喷喷的饭菜早就做好

了。

其实炊烟也是乡村人的时间坐标。那时没有钟,早晚以天色为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饭和中饭不仅看天象,还看家里的炊烟。哪

怕你在割稻或耕田,当你直起身子,望向村子,若炊烟正浓,你肯定

又躬身劳作,直到炊烟稀薄,你才扛着犁耙,带着一只小黄狗,吹着

口哨往家中赶。沿途,你会闻到各家不同的菜饭香,偶尔,也能闻到

谁家的鱼肉香。

要说乡村炊烟最盛之时,还是年前,家家户户将那备好的硬柴搬

出来,架锅炒年货、打豆腐、杀年猪……女人围着灶台忙得不亦乐乎,

男人坐在灶口闷声添柴,满膛灶火,将男人映得红光满面,也将未来

的日子染得火红……

如今在高楼占据的城市里,没有炊烟升起,只有门牌升到了空中,

电气取代了柴火,即使买回了做锅粑的锅,也吃不出乡村柴火烧出的

味。可回到乡村时,山上柴草茂盛,家家也如城里,汽灶替代了柴锅,

烧饭简便了,过程简洁了,可那带着炊烟的味道没有了。更遗憾的是,

没有炊烟,乡村就如失了魂,落了魄一样,少了灵动之美。

炊烟,本是乡村的坐标,是乡村的灵魂。可没有了乡村炊烟,就

失去了心之向往的坐标,我们找不到曾经的味蕾与情愫,也很难找到

回家的路。(《福州日报》2017.10.27,有删改)

1.请说说文章以“乡村的炊烟”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第⑥段画线句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一弯冷月挂

在笔架山前,父亲和着月光,磨着砍柴刀。霍霍的声音,伴着一分清

冷,那闪亮的刀锋,能划破晨曦的薄雾。

3.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感触?请谈谈你的理解。

附答案

1.请说说文章以“乡村的炊烟”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全文围绕炊烟叙事抒情,炊烟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结构清晰;作者通过炊烟,描写了温馨朴实的乡村生活,表达了对温

暖乡村生活的向往及对有炊烟的那个时代的遗憾和怀念,突出了文章

的主题。

2.第⑥段画线句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一弯冷月挂

在笔架山前,父亲和着月光,磨着砍柴刀。霍霍的声音,伴着一分清

冷,那闪亮的刀锋,能划破晨曦的薄雾。

【答案】环境描写。“一弯冷月”渲染了乡间凌晨的清冷,写出

时间之早,体现了父亲的辛劳。

3.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答案】表现了作者对温暖质朴的乡村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

对过去有炊烟的那个时代的遗憾和怀念。照应文章标题,收束全文,

揭示文章主旨,呼吁“留住炊烟”。

4.读完本文你有哪些感触?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如今的高楼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