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 .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

2023年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1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

初识萧红,是因为三大影后——李冰冰、汤唯、宋佳都曾在影视作品或话剧

中饰演过她。而恰巧在毕业设计的时候,我选择的课题是丁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分析。丁玲和萧红是黄金时代的女性作家代表,她们代表着时代的女性意识,是

近现代女性思想启蒙的先行者。时代创造了她们,她们为时代发声。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1940年创作于香港。小说共7章,

文学巨匠茅盾为之作序。萧红以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般的散文风格、浑重而

又轻盈的文笔,追述了家乡呼兰河小城的平凡人物和生活琐事,控诉了扭曲人性、

损害人格的旧社会。《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录,关于故乡,关于童年。茅盾曾

这样评价这本小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初读《呼兰河传》是轻松愉悦的,作为自传体的小说,会让人轻易地将自己

置入故事情节之中,细碎的文字不会让你留下深刻的记忆。但倘若你真正地解萧

红,你会发现《呼兰河传》所要传递的信息,并不如同你想象的一般。第二次读

《呼兰河传》,是在看完电影《黄金时代》之后,了解了萧红,才能读懂萧红。

萧红创作的地方,是一个简陋的房间,狭窄又阴暗。写字台上的油灯是整个

空间里唯一的光源,光源映照下闪亮着的除了萧红深邃的眼睛,还有她手中那一

支老旧的钢笔。尽管房间简陋、钢笔破旧,萧红笔下的文字依然是坚强有力的。

呼兰河小城,生活着一群鲜明、低微、顽强的小人物,处处散发着特有的时代气

息。萧红的文字纯净而真挚,以一个童真童趣的儿童视角,讲述着一件件小事,

而孩童看见的,不过是一群灵魂居无定所的普通小人物罢了。

呼兰河小城是一个灰色的封建社会,在那里,人的生命不被尊重;在那里,

人生轨迹被父母决定;在那里,人们用愚昧的言语掩饰自身的脆弱与无助;在那

里,人们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幻想。可是,我在萧红的文字中,读不出一点悲哀。

萧红用她温柔的笔触,控诉着那个时代。萧红生活的时代给了她无尽的苦难,也

赋予了她深深的悲悯心,就像《呼兰河传》题记里所说:“从祖父那里,知道了

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

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呼兰河传》中萧红饱含思念,怀念记忆中的故乡。回忆越是鲜活,越是反

衬现实苦涩。萧红的文字,越是生动,就越让人感到她深入骨髓的寂寞,她终其

一生都在渴望温暖和爱。萧红英年早逝,在生命的最后,她虽有不甘,却也能凭

着思念在每个星光闪烁的夜里,与曾经美好的时光道别。

2023年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2

这是我在暑假开始前买的一大包书中最吸引我的一本,所以,也成为了我最

先注目的一本书。对于作者萧红,她的那篇《回忆鲁迅先生》在所有的鲁迅回忆

纪念文作当中独树一帜,曾经在某个秋天的深夜让我又一次领略了什么才是情由

心生,什么才叫作感动。带着这么一种非常好的印象,我打开了《呼兰河传》。

熟悉的笔触、色彩、用光,萧红再一次用她那喃喃自语般平静的叙述将我领进了

那接近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整个村子里面,到处都是萧杀,灰

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除了叙事者——那个家境还算富裕的小女孩——以及她

的祖父,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没有

抬起头来的村民,他们笑也笑得那么拘谨,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按部

就班的日子,哪怕这是一种煎熬,也没有人去打破。他们只是活着,为了活着而

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那么多交替出现的人物,我甚至都来不及判断哪个是我

应当同情的,哪个又是我该去鄙夷的……一个又一个悲剧,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

是主角,每个人都是被告和原告,每个人都是迫害者和受害者。小团圆媳妇的死,

我不能沉下心去,像正文前那不知好歹的序文一般归结到她的婆婆一家的愚昧、

封建、狠心,诸如此类,我不敢想象,当我身处那婆婆的境地,那样的家庭,那

样的时代,我能做些什么。他们家的小媳妇死了,来得时候还活蹦乱跳的,谁也

没料到,会走得那样匆忙,让婆婆们心酸,他们使了多少钱,费了多大的力气,

不过是想让这个媳妇“活”过来啊。那小团圆媳妇呢?她本该是一个天真可爱的

孩子,才14岁而已,却以为人妻,为人媳,她该是多么不愿意啊!在新家,又

要受到夫家人的打骂,就这么孤零零的一个人,还是个孩子的人,怎么承受的了?

然而,在那个时代,这一切都是司空见惯,也是无人能够挽救的。试想一下,

如果小团圆媳妇并没有成

文档评论(0)

180****19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