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详解 - 临床医学课件分享.pptx

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详解 - 临床医学课件分享.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演讲人:xxx主任医师

02.流行病学

04.实验室检查

06.治疗

08.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01.病原学

03.临床表现

05.诊断和鉴别诊断

07.出院标准

目录

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流行国家也报道了猴痘病例,并存在社区传播。为提高临床医师对猴痘的早期识别及规范诊疗能力,特制定本诊疗指南。

概述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

病原学

猴痘病毒(MPXV)归类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对人类致病的4种正痘病毒属之一,另外3种是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

痘病毒。电镜下猴痘病毒颗粒呈砖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00nm×250nm,有包膜,病毒颗粒中有结构蛋白和DNA依赖的RNA多聚酶基因组为双链DNA,长度约197kb。猴痘病毒分为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两个分支。

本次非流行国家部分病例病毒测序结果为西非分支。

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动物(包括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

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土壤、痂皮和衣被上可生存数月。对热敏感,加热至

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对次氯酸钠、

氯二甲酚、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等敏感。

二次传播

其他人

人类

第一宿主:啮齿类动物(松鼠,老鼠)

次要宿主: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低流行率)

病原学

猴痘在非洲中部的传播链条

狩猎野味

流行病学

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染源

猴痘的一些传播途径

通过啮齿类动物传播

●咬伤●抓伤●食用野生动物

属于有限“人传人”

●人际传播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

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传播途径

MONKEYPOX

HOWITSPREADS

Primarilyanimals,typicallyrodents

BitesScratchesConsumptionofbushmeat

Human-to-humantransmissionispossible,

butlimited

Throughclosecontactwithinfectedrespiratorytract

secretionsorskinlesions

Rash

人群普遍易感。

既往接种过天花

疫苗者对猴痘病

毒存在一定程度

的交叉保护力。Monkeypox

SYMPTOMS

lnesslastsfo

易感人群

2-3weeks

临床表现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

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临床表现

猴痘病毒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但也可能在5至21天之间;

●发病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重度疲乏等;

●发热几天后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其他部位大面积皮疹,并可能导致继发性感染、支气管肺炎、败血症等;

●猴痘具有自限性,症状通常在14-21天内消退。

重症和死亡情况

重症常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还与感染者基础健康状况、暴露于病毒的程度及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猴痘疫情病死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