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前景浅议
摘要:介绍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BD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研制的国际背景以及该系统的技术特点、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北斗导航系统,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应用领域。
一、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的国际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建成并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GPS、俄罗
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和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建立的GPS卫
星导航系统可向全球提供军用与民用服务;俄罗斯建立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早期
也可提供此类服务,后期因经济衰退使卫星补网出现了困难,最少时只有7颗在
轨卫星,使卫星导航服务大打折扣,但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牢牢占
据了先发优势,先后完成全球卫星组网,实现“一步建全球”。
二、北斗导航系统的特点
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试验卫星导航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完全
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00年发射了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初
步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该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中国用户可提供定位、授
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又发射了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
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2012年建成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04年启动
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于2012年底完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
轨道卫星5颗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4颗的发射组网,该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技术
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可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广域差
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20年建成为全球服务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09年启动北斗系统
建设,在继承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系。2018年,
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前后完成全部35颗卫
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三、北斗导航系统的自主创新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卫星导航研制人员走出了
一条自主创新、追求极致的发展道路,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在没有自己的
原子钟和导航芯片、全球建站困难等条件下,取得了一个个的技术突破,实现全
球服务。如图1北斗系统组成,北斗一号系统的自主创新,主要解决了导航卫星
最基本的技术问题,如供配电的太阳帆板等,实现核心产品的国产化。使我国卫
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从“受制于人”实现了“自主可控”。
图1北斗系统组成
北斗二号系统在国际上首个提出高中轨道混合星座新体制,攻克了以高精度
星载原子钟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在国际上属于首创,实现了定位、短报文通
信、差分增强三种服务融为一体的新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北斗三号系统由整个系统的核心空间段卫星星座、地面段系统(包括主控站、
监测站、上行注入站等)和用户终端(用户机)等三部分组成。
实现了星间链路、自主定轨等关键技术并拥有几乎全部的知识产权,使北斗
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的完全自主。可以说北斗系统的核
心竞争力。正是在于我国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能力和举国体制优势,使北斗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
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与发展
北斗系统技术应用上日益完善,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具体如下:
1)国内智能手机生产的销售中,北斗已经成为标配,并且世界主流手机芯
片大都支持北斗,使北斗系统日益走近百姓生活。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
斗能够实现秒级定位精度提高到±1.2m,装配专业天线时精度可达到厘米级,而
±1.2m的高精度,意味着车道级定位得以实现;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在亚
太区域授时精度优于10纳秒,北斗系统除了具备全球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功能
外,还具备有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
点定位、地基增强等七种功能服务,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北斗系统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
商广泛采用,已经进入到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众多领
域时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3)截至2022年,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国境内有超过900多万辆的各种营运车
辆、4万多辆邮政和快递车辆,40多个城市约10万多辆公交车4000多座内河导
航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