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情境探究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
高中物理情境探究教学研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物理课程性质中提出,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
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物理课程是在义务教
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
维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此提出了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
程。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要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创设学
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验、勤于思考的学习情境,培养和发
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提出了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
提出,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创设情境进
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在物理概念的
教学中关键是创设体现概念本质特征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物理
规律的探究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和提炼问题,对问
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并根据问题情境运用已有知识制订探究计划,
选择符合情境要求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获取客观、真实的数据,通
过对数据的分析形成关于物理规律的结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
题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
往往取决于学生将情境与知识相联系的水平。在物理教学中,应让学
生获得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物理问题的大量经验,形成把情境与知识相
关联的意识。也就是说,不管是概念的学习、规律的得出还是问题的
解决都应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物理学习评价建议中
也明确提出,物理学习评价应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创
设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采取主体多元的、方法多样的评价方式。
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讨论、探究的真实问题情境,评价学生在真实学习
环境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教学的评价也有赖于情境的创设和探究的过程。
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为:
本课题是教学实践研究,可以在实践中加强情境教学和探究教学
的融合运用,进一步丰富情境探究理论的内涵。丰富高中物理学科领
域的研究,丰富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法的内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探究思想的渊源应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
法;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
“学生中心,从做中学”,基本教育过程是暗示——问题——假设—
—推理——验证。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探究教学理论的形
成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情境教学法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世纪30到60年代发展而
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
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
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
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运用情境教学首
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
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在国内,对情境教学的研究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验至
今,已经从情境教学法到情境教学,再发展为情境教育,推动了我国
的教育发展。情境教学研究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逐渐丰富并已经延伸
到了其他的学段和其他的学科,我国的情境教学研究在不断在适应时
代的发展、丰富其内涵。
杨晓认为,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认识世界
的,教学的出发点不是课本,是抽象的知识,而是学生身体与自然、
社会、他人和自我的相互作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
生发自己对事物的原初性的感受,表达身体对事物的体验,激发他们
的感性思维和内在探究事物的渴望和能力,而不能用概念,来代替学
生的知觉,不能用语言来代替事物本身,要用教学活动、教学情境和
生活情境,来刺激学生的身体感知,调动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体验
知觉外部世界,注重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身动的互动和结合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学生能自然
的释放身体和情感,提高学习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