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章水产养殖水质指标;;第一节物理指标;(一)根据鱼类对水温适应的情况可将鱼类划分为三类
热带和亚热带性鱼类(狭温性鱼类)
冷水性鱼类(狭温性鱼类)
温水性鱼类?(广温性鱼类)
对于狭温性鱼类的增养殖,当地水温的变幅以及这些鱼类适宜水温的持续时间,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水温对鱼类生命活动的影响
1.5个温区:
致死低温区、亚致死低温区、适宜温度区、亚致死高温区、致死高温区。
最适温度区:在最适温度区内,鱼类的生命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例如温水性鱼类通常的适宜温度区为15—30℃,最适温度区为24—28℃。
亚致死低温区或亚致死高温区:是指适宜温度区与致死温度区之间的水温范围。
致死温度:是指在一组实验鱼类中,有50%的个体死亡。50%的个体存活的水温,即TL50,其实际的含义为半致死的温度。;大菱鲆适宜生长温度14~17℃;牙鲆适宜生长温度16~21℃;大黄鱼最适水温18~25℃;石斑鱼22~28℃。大菱鲆最高致死温度为28℃~30℃,最低致死温度为1℃~2℃,最高生长温度为21℃~22℃,最低生长温度为7℃~8℃。
2.水温对鱼类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在适宜温度区范围内,当水温上升时,鱼的体温随之升高,体内生理过程加快,通常符合范霍夫定律,即温度每升高10oC,生理过程的速度加快2—3倍。
因而水温影响到鱼类的摄食强度、消化吸收率、生长率、胚胎发育、到达性成熟的时间及产卵期等各项生理活动。;二、透明度
光照对鱼类的间接影响:
浮游植物通过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水以及氮、磷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的化学能,从而使自身生长和繁殖。
浮游植物是池中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的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又都是养殖鱼类的天然饵料。因此,浮游植物作为池塘的初级生产力,直接或间接作为鱼类的饵料,其生产量的大小对鱼类的生长和渔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浮游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同时还产生氧,每1千克浮游植物约产氧163克。;光照对鱼类的直接影响
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鱼类性腺的发育和成熟,改变日照时间可引起一些鱼类性腺发育速度和产卵时期的改变。例如延长光照时间可使春夏季产卵的鱼提早成熟产卵,而缩短光照时间则可使秋冬季产卵的鱼提早成熟产卵。
透明度是判断池水肥瘦程度的指标
透明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的多少。
根据透明度,结合水色观察,可大致判断水的肥瘦程度。一般肥水池塘透明度在25-40厘米之间,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较多,水色较好,有利于鱼类的生长。透明度小于25厘米或大于40厘米,表示池水过肥或较瘦。;补偿深度:
精养鱼池在透明度为30~40厘米时,50厘米厚水层吸收了95%的光照,水深1米处的光照只剩下不到1%。由此可见,鱼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表面0-50厘米深的水层中进行。在水面1米以下的水层光合作用几乎为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不够抵偿浮游植物本身呼吸作用的耗氧量。
1米左右以下的水层主要进行着各种物质的耗氧过程,称为耗氧水层;而1米以上的水层,浮游植物密度大,光合作用强,产氧多,称为增氧水层,增氧水层的深度称为补偿深度。;从池塘溶氧角度看,鱼池水并不是越深越好,因为增加了耗氧水层,对改善池塘溶氧条件是不利的。但适当加大水深可提高鱼的容纳量,增加放养密度。
在实际生产中也可采取增氧、搅水来增加池水的溶氧量,因此,适当加大池水深度是有利的。
生产实践证明,我国高产池塘的水深一般都在2-2.5米。
养鱼车间的水深一般在0.8米-1.5米;三、盐度
溶解于水中的盐类,通过渗透压对鱼体产生影响。鱼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从纯淡水直到盐度为47的海水中均有鱼类分布。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情况,可将鱼类分为4大类群。
(1)海水鱼类只适应生活于盐度较高的水域,终生生活在海洋内。海水的盐度一般为16~47,而海水硬骨鱼类体液盐分浓度一般比海水低,属于低渗性溶液。海水软骨鱼类与硬骨鱼不同,适应海水生活的代谢特点不同,其血液中所含的盐分稍高于海水硬骨鱼类,但血液中含有多量尿素,属微高渗透性溶液。
(2)淡水鱼类只能适应极低的盐度,终生生活在淡水中。一般淡水的盐度为0.02~0.5。淡水鱼类体液中盐分的浓度通常比水环境高,属于高渗透压溶液。;(3)洄游性鱼类它们对盐度的适应有阶段性,属这一类型的鱼类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溯河鱼类: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高盐度的海水中生活,在生殖时期由海水经过河口区进入淡水水域产卵,如大麻哈鱼、鲥鱼等。
②降海鱼类: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