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32
工程详细说明
2.1前期分析
2.2.1设计范围
本次招标范围为首期南三标段,包括①②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学部C1-C2建筑面积24978.46平方米和③学术交流中心建筑面积20334.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312.72平方米。
2.4建筑设计说明
2.4.1概况
1、工程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校园科创交流组团工程总承包(EPC)
2、建筑地点: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的军山新城,校区分为北区地块和南区两个地块,本工程(科创交流组团)的三栋单体位于南区地块的最南侧。
3、基地现状:用地位于南区的最南端,C1、C2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学部位于校区的主轴线上,地势相对平坦,B13学术交流中心位于东南角,用地现状平整。
2.4.2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2)《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
(3)《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
(4)《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
(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6)《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
(7)《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
(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20
(10)《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
(1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12)《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
(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4)《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15)项目招标文件、国家现行规划及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颁布的地方法规。
2.4.3工程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包含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学部和学术交流中心,其中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科集群C1-C2建筑面积24978.46平方米,学术交流中心建筑面积20334.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312.72平方米;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科集群C1-C2地上4层,学术交流中心地上5层,均为多层建筑。
2.4.4设计范围
为项目工程总承包(EPC)提供设计(含方案设计优化、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采购、工程施工总承包服务,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包括:EPC总承包范围内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服务,施工图设计根据最终批复的初步设计进行,且必须经发包人确认且通过施工图审查。EPC总承包范围内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图设计报批审查(含抗震、管线附属构筑物、海绵城市、节能报批审查);施工图设计消防报批审查;施工图设计园林报批审查;施工图设计劳动安全卫生评审;交通及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城管、水务报批审查;路灯、电力报批审查;防雷报批审查;结构论证等一切与设计工作相关的主管部门审查工作。
2.4.5设计指导思想:
1、整体规划,营造完整校园意向
校区周边山水错落有致,北侧大军山俯瞰全局、东侧长江烟波浩荡。整体规划考虑校区内外资源要素利用、功能分区布局、地上地下空间布置、开发建设时序安排等要求,展现高等学府文化特质,融合自然地域风貌特色,营造完整校园意象。
2、传承特色,体现传统文化概念
汲取传承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经典建筑元素和文化元素,在军山校区规划设计彰显“华科大”精神与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充分考虑校门设置与景观界面关系,从南侧主入口、东侧江面、北侧大军山山顶、西侧城市主干道等四个方向营造特色鲜明的景观界面。
2.4.6总平面
1.场地概述:
(1)建设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的区位交通便利,周边有地铁6号线(规划)、武监高速、京港澳高速等。用地南低北高,南北高差最大为5米,整体用地较为平坦。马影河将用地分为南北两个区。其中北区北侧为军江一路,南侧为军江二路;南区北侧为军江三路,西侧为汉南大道,东侧为左岸大道,南侧为规划路。本次设计的三栋建筑位于南区的最南侧。
(2)建筑坐标及高程系
本地块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采用武汉2000坐标系统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系统。
2、总平面布置:
(1)规划布局
方案传承华中大喻家山下的校园风格,整体规划形成“一轴、一环”,规划主轴以南入口广场为序,承镜湖核心公共建筑群为芯、衔南北校园为一体,延至北端大军山森林公园,因山借势,步步登高,架构融汇贯通的山水校园格局,以学术中轴之姿态,享高山流水之格局。
(2)交通组织:
1、“人车分流”是本设计的指导思想,内部交通的人流与车流线路分开,人流与车流互不干扰。整体规划设计中考虑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