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三要素的应用与研究 .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牵引三要素的应用与研究

【关键词】牵引;颈椎病

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中一个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牵引角

度、牵引重量、牵引时间合称为颈椎牵引三要素,是影响牵引治疗效果的主要因

素。本文拟从三要素的应用现状及研究概况对近期文献加以归纳整理如下。

1牵引角度

普遍认为,牵引角度影响最大应力的位置,牵引角度不同,最大应力的位置

不同。李雪迎等[1]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颈椎的牵引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发现,

当牵引力不变,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大,颈椎的位移增大,颈椎上最大应力的位置

下移,各椎间隙的形变增大。房敏等[2]应用生物力学电测技术观察了拔伸手法

牵引在不同角度时的最大应力分布情况,发现其变化相差较大,当前屈20°时,

C1-7的最大应力相差19.85kg/cm2(P<0.001),并且变化趋势最大。詹红生

等[3]的实验也证实,颈椎关节后缘所受拉应力大小与牵引方向之间存在密切关

系,如前屈15°的牵拉力在C4-5关节所产生的应力最高,而前屈25°的牵拉力则

在C5-6、C5-7关节产生的应力最高。

一般而言,牵引角度是指牵引时颈椎处于屈曲位或伸展位的角度。大多数人

认为在颈椎牵引过程中应保持一种屈曲位。曾有人通过X线观察发现,垂直位

牵引时,椎体后缘不能充分伸展。巩南生等[4]更坚决指出:“切不可后仰”。杨建

伟等[5]从力学角度指出:过伸位的弓形牵引不合理,因为此时浅层伸肌虽处

于松驰位,深层的短小伸肌却被拉紧,这种体位还引起椎间孔、椎管容积缩小

及椎间盘后方压力增高;中立位牵引是针对全颈椎减压而不是特定病变部位,屈

曲位则较理想,认为这种体位与减痛体位一致,不增加对肌群的刺激,且能展

平脊柱、增大椎间孔和椎管容积。但也有人主张采用中立位后伸牵引[6,7],

或者某些情况下,如病在上颈段[8,9]、颈椎曲度呈反弓型[10]、脊髓型颈椎病

[10]等采用后伸牵引或直立牵引。

对于牵引的左右旋转角度,有人坚决反对[11],有人主张旋转[7],其角度是

15°~30°,频率是10圈/min。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对它肯定或否定的进一步研究。

牵引时屈曲的角度众说纷纭,但一般都在0°~30°之间。过分屈曲会增加伸肌

和神经根的张力,并且椎体向前方转动压缩前方椎间隙,极可能前方压缩的程度

超过后方伸展而加重椎间盘后突[5]。越来越多人逐渐趋向于一个共识:颈椎牵

引的角度是一个变量。一个患者的牵引角度要受4个方面的影响。

1.1颈椎的主要病变位置病变节段不同,牵引角度不同,詹红生等[3]用

光弹法观察到,C4-5关节以前屈15°的牵拉力所产生的应力最高,而C5-6、C6-7

则以前屈25°的牵拉力所产生的应力最高。

1.2患者颈椎的实际曲度有人认为当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时,牵引角度要适

当改变。同一牵引角,在颈椎生理曲度正常及颈椎生理曲度消失的两种情况下,

最大应力位置不同。如牵引角为前屈5°时,正常生理曲度下,最大应力位置在

C4-5,而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时,最大应力在C5-6。

1.3颈椎病的类型曾有人提出,颈椎病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采用前屈30°

角牵引,脊髓型采用后伸10°~15°角牵引,混合型以偏重于某一型而采用相应的

牵引角度。张希利[10]认为神经根型多采用颈前屈20°~30°角牵引,颈型采用小

于20°角牵引,脊髓型采用后伸10°~15°角牵引,椎动脉型采用小于5°角牵引。

1.4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牵引时的感觉虽然确定牵引角度主要是依据以上3

个方面,但临床运用时,还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牵引时的感觉给予适当调

整,目的是让患者能忍受牵引所带来的不适,从而坚持治疗,达到牵引治疗的效

果。

2牵引重量

牵引重量直接关系到应力的大小、椎间隙的形变以及髓核内压力的降低程

度。李雪迎等[1]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颈椎牵引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发现,当牵

引角度不变时,随着牵引力的增大,颈椎的位移及各点的应力均增大,椎间隙的

形变亦更明显。李义凯等[12]研究定点引伸手法对新鲜尸体颈椎髓核内压力的影

响时观察到,以5kg重量在2s内缓慢向上拔伸时所有实验标本的颈椎髓核内压

力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

此重量维持时,髓核内压力基本无变化;当以10kg重量在0.1s内向上拔伸时,

所有标本的髓核内压力均有明显降低(P<0.0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